近年来,荣县东兴镇老君坝村按照“以党建引领特色产业发展,以推进产业振兴实现乡村振兴”的总思路,将“选准做强特色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载体,积极打造独具特色的菊花品牌和旅游休闲地,带动东兴镇老君坝村逐步实现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下好产业振兴先行棋。菊花地里,刘光荣蹲在地上,细心观察着菊花营养是否充足。“上次安微引进来的菊花苗子,还长得不错,看来村党支部因地制宜选择的菊花产业,是走对了路子。”刘光荣放下花蕾说道。
菊花丰收
2017年初,从小在老君坝村长大的刘光荣走马上任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他坚信,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乡村振兴,产业必先行。在镇党委的大力助推下,刘光荣带领班子成员先后到重庆等地考察学习种植菊花技术。当年7月,村集体整合村上撂荒地100余亩,开始集中种植菊花。为鼓励村民参加,刘光荣以支部的名义保障收购村民菊花不低于3元/斤,随后,村民以承包土地参股,先后流转土地1200余亩,同时,成立荣县菊花产业协会和茶马古道菊花种植专合社,采取“党支部+协会+专合社+农户”合作模式,推进菊花产业规模化发展。如今,老君坝村已形成菊苗繁育栽培、烘烤加工、包装销售全链条产业发展模式,集体经济产业突破收入零的记录,从集体经济弱村转变为稳定收入村,预计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达到16.5万元以上,净收益达5.1万元以上,同比增长20%,为村集体经济的壮大打下坚实的支撑。
配强力量,推进菊花产业上台阶。朵朵盛开的菊花提高了这片土地的经济效益,数着哗哗响的票子,当地村民的脸上挂满了笑容。“家里的土地流转给基地种菊花了,我们可以到地里采花、到厂里干活挣工资,一天能有八九十块,有活干,累不着,还不耽误照顾家。”幸福的笑容在杨光英的脸上。
为给菊花产业发展提供人力保障,该镇党委支持鼓励各类人才“回流”乡村,开发家乡资源,寻找创业项目。2020年,由本村集体经济组织、返乡农民工、致富能人合伙出资100万元成立荣县茶马古道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并成功注册“荣州古道”品牌,菊花衍生商品分别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各地。持续整合资源,建成具有农产品初加工、包装、仓储、冷藏等功能的综合型工厂2座,引进烘干设备6套,实现年销售烘干菊花5000余斤,有效带动周边76余农户增产增收,解决300余人务工问题,进一步巩固菊花产业发展“基底”。
壮大产业,打好乡村振兴主动仗。一朵朵菊花挺直了腰杆,舒展着美丽的花瓣,淡淡的花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仿佛步入生机勃勃的春天。“这么多菊花,也太漂亮了,快帮我拍个抖音。”老君坝村的菊花地里,游客开心地赏花、拍照。
如何进一步推动菊花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之路该怎么走?老君坝村立足菊花资源优势,以花为媒,探索“旅游+”模式。在镇党委的助推下,老君坝积极对接资金100余万元,建设菊花产业道路2.5公里,修建菊花灌溉管网3公里、提灌站2个,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老君坝“浪漫一秋”菊花节活动,宣传推广优质农特产品,助推附带农产品销售。推出“四姐菊花馍馍”“菊花柴火鸡”等特色餐饮,延伸产业链条。以“一朵花,一个果”的思路,推行以“菊花+黄桃”的果花套种模式,发展农业旅游和精品水果种植,形成互利共赢的良性循环。从发展“特色种植”到推进“农旅融合”,老君坝村实现了年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带动周边消费年收入60万元以上,展现了农旅融合发展的新气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农旅融合发展思路,打造集菊花标准化生产示范、菊花系列产品开发、菊花产业化经营、菊花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农旅融合“菊花小镇”,以花兴旅、以旅促花,构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新画卷。”荣县东兴镇党委书记唐砚说。(供稿:荣县县委宣传部 余佩珊 廖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