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袁毅 杨超
“讲文明,树新风,整治办酒当其中;办酒席,莫滥办,申报审批要严管……”11月7日清晨8点钟,平昌县西兴镇马鞍村的乡音小喇叭像往常一样按时响起,以“三字经”形式向群众宣传播报大操大办的危害性和移风易俗的好处,赢得了村民们的点赞。
针对农村酒席大操大办、乱办滥办的现状,今年以来,平昌县西兴镇以基层治理为抓手,按照“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的原则,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和实行执纪惩戒等,有效遏制了大操大办陋习,让文明新风吹遍西兴的山山水水。
“倡导移风易俗,主张婚事新办,丧事从简,厉行节约……”在马鞍村村委会的彩绘墙上,白底黑字的《村规民约》非常醒目。为有效治理滥办酒席,西兴镇打出第一张牌——制定《村规民约》,让村民参与立规矩,以制度为“标尺”约束自我。
马鞍村党支书冯彦安说,为统一意见,制定出让村民都赞成和满意的《村规民约》,村“两委”多次召开群众大会,通过村民提、村民审、村民表决的方式,反复讨论修改,历经近3个月的时间,才得以实施。
冯彦安介绍,有了村规民约,村里办酒席就有了“标尺”,什么酒席可以办,什么酒席不可以办、该怎么办等,都明明白白地写到了《村规民约》里。截至目前,治理效果很明显,群众的满意度也提高了。
有了《村规民约》还不够,为助力移风易俗工作取得长期效果,西兴镇打出第二张牌——成立“红白理事会”,以它的“管理”作用,让酒席办理更规范化。
“现在家里婚丧嫁娶,再也不用撑面子大摆酒席了,只要跟村里红白理事会说一声,就会有‘专人’帮忙计划把关,既省钱又省事。”提起红白理事会,黄柳村村民易荣材感触颇深。
据了解,黄柳村在制定《村规民约》治理的同时,还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会长、村“两委”成员为副会长,以及威望高、办事能力强的村民代表组建成的“红白理事会”,组织处理全村红白喜事诸多事宜,深受百姓的好评。
虽然有了《村规民约》的约束和“红白理事会”的管理,但是仍有少数人不遵守,如果不及时警示教育,那么就会形成“破窗效应”,让违规办酒死灰复燃。于是西兴镇打出第三张牌——实行“执纪惩戒”。
西兴镇制定印发了《推进移风易俗倡议书》《不承接违规办理酒席承诺书》等文件。镇纪委副书记易俊才说,西兴镇专门成立了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对那些婚丧嫁娶中搞铺张浪费和借“无事酒”的敛财行为进行严厉惩戒;对顶风违纪的镇村干部,将其问题列入个人廉政档案,作为评先选优、提拔任用等廉政审查的重要依据。
截至目前,在“治风”工作的推动下,全镇共出台村规民约14条,设立“红白理事会”14个,共计18名乡贤和退休党员干部担任“红白理事会”理事。今年以来,提醒谈话100余人次,成功劝阻大操大办宴席 3 起。如今,在西兴镇,百姓人情负担更轻了,邻里关系更和谐了。
“接下来,我镇还将进一步采取过硬举措狠刹‘乱办滥办、大操大办’的不正之风,积极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新风尚。”该镇党委书记袁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