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历史的时针指向又一个重要时刻——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擘画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吹响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嘹亮号角。
“坚定推动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在四川具体化”“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成都落地生根见行见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市委要求部署,郊区新城蒲江正在积极落实。
10月26日,蒲江县召开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大会。会议要求,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努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蒲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蒲江篇章。
发挥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加快建设成都成佳郊野总部示范片区暨蒲江国际田园生态商务区;立足西来镇红色、绿色、古色三大资源禀赋,实现片区联动发展……从收听收看开幕直播到会后的贯彻落实,蒲江透露着一个鲜明的信号: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创宜游的“生态福地、大美小城”。
蒲江国际田园生态商务区,既是零碳低碳示范区、农商文旅融合发展创新区,也是未来乡野公园社区
新发展路子
田园里“长”出商务区 生态“高颜值”变经济“高价值”
秋日午后的成佳茶乡,阳光洒向茂密的马尾松林。树木间,成排成行的茶垄随丘陵地势起伏连绵,形成茶林交错的独特景致。漫步绿道,满目翠绿,空气清新,身心瞬间放松下来。
绿色生态是蒲江的“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蒲江如何作为?“以绿色发展为主线,着力打通‘两山’理论转化通道,把生态‘高颜值’变成经济‘高价值’。”蒲江县有关负责人介绍,具体路径就是让田园里“长”出商务区。
成都成佳郊野总部示范片区是成都首批24个“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之一。按照市委“三个做优做强”部署要求,今年初,蒲江县按照“一流设计、一流建设、一流运营”原则,创新提出并打造实施了该片区的核心起步区——蒲江国际田园生态商务区,在成都率先开启了新时代大城市带动大郊区、形成大优势的有效探索。“田园生态商务区不是要平地起新城,而是要打造未来乡村新范式。”蒲江县有关负责人说,商务区将通过强化功能植入、场景营造、业态提升,打造多功能、复合型、无边界新型产业社区。
按照“全域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田园生态商务区首选成佳镇同心社区、甘溪镇明月村、西来镇铁牛村作为首开区,初步构建了“一带三区”总体格局:
其中,“一带”东廊道以“蒲江主城—中德产业新城”为核心,以“成雅高速—寿高路”为通道,打造一条城乡融合发展走廊;西廊道以“成佳同心·田园商务区”为起点,以“甘成路—国道318线—寿高路”为通道,打造一条林盘新经济走廊。
“三区”则实现发展的互补:成佳·田园商务区主要注入会议会展、接待服务等功能,打造茶园里的会客厅。明月·田园商务区聚焦创意设计办公林盘聚落,打造雪山下的创意园。西来·田园商务区集中建设商务总部林盘聚落,打造水乡中的绿硅谷。
据了解,目前,田园生态商务区已吸引100多家企业入驻。成佳起步区正在加快建设商务庭院116个、商务邻里3个、功能性配套设施50处,建设道路、景观、5G基站以及停车场等基础及公共服务设施。
按照“愿意来、留得住、保护好、可持续”的原则,未来这里将成为新经济企业首选地、大型互联网科技企业卫星办公室或第二总部,成为零碳低碳示范区、农商文旅融合发展创新区、未来乡野公园社区。
新产业能级
机遇中“谋”发展未来 更多“蒲江造”走出国门
“以蒲江为起点,通过铁路将公司生产的各类电机及其零部件销往西南市场和长江经济带城市集群,再以此为跳板进军欧亚和南亚市场。”作为成都信质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之一,徐玉迪正在酝酿一项宏大的计划。
在公司的整体规划中,蒲江是整个商业版图的一个重要支点。而这份信心底气正源于川藏铁路的规划建设。作为参与者和受益者,川藏铁路建成后,蒲江将从远郊县转变为成都向西向南开放的门户口岸,蒲江铁路物流港将是成都南部区域重要铁路物流枢纽。
抓住机遇就是抓住未来。对此,蒲江在寿安川藏铁路保障基地片区里规划出川藏铁路寿安综合保障基地、铁路物流港、中德(蒲江)产业新城三大板块,规划布局轨道交通产业园,加快布局适铁适港精工产业,打造蒲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其中,中德(蒲江)产业新城重点规划发展临港经济,布局保税服务、冷链物流等产业。自2018年以来,已签约适铁适港项目188个,协议投资额436.84亿元,目前已有129个产业项目竣工投产。同时,超德创科技、成都信质科技和世界500强企业博世电动等46户企业在此落户,为蒲江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迈步新征程的道路上,蒲江也是动作频频。9月19日,蒲江县推进“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项目集群攻坚大会战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五大片区56个项目集中开工,掀起了蒲江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的热潮。
“抓项目、促投资始终是稳增长的重中之重。”蒲江县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前蒲江正从政府和市场两端发力,加快实施“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招商引资攻坚行动,聚焦重大项目招引、注册落地、开工建设等招商引资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奋力攻坚新突破一批重大项目,为全市经济高质稳定增长提供支撑。
政府端方面,抢抓政策机遇期,精准对接资金投向和项目要求,成功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21.7亿元;加大要素保障力度,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推动项目尽快形成投资实物量。市场端方面,围绕主导产业组建8个招商专班,选聘10名招商大使赴上海、广东、重庆等地考察拜访企业、协会150余家。相信未来将有更多“蒲江造”通过铁路物流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新城乡形态
山水间“造”多元场景 探索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
上午10点,走进位于西来镇的铜鼓村,红色在这里流淌:微党校、临溪饮吧、临溪餐厅等红色场景扮靓乡村,党的故事、革命故事在课堂上薪火相传。
游客如织的西来古镇上,古色在这里飘香:汉代冶铁遗址、千年古县残城遗址讲述着悠悠历史,保存完整的川西民居向世人讲述着昔日的往事。
将目光转向不远处的铁牛村,绿色在这里生长:白墙黛瓦、荷叶田田,宛若成都小江南;美食餐厅、植物扎染,艺术场景汇聚成美好的郊野公园。
红色、古色、绿色,是蒲江探索公园城市乡村表达的“墨色”。如何下笔着色?蒲江的答案是:以红色资源引领绿色产业发展、以红色文化激活古色价值,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良好局面,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对此,立足独特的资源禀赋,蒲江高起点编制了“一馆一基地”片区发展规划,联动西来镇“四村一社区”通过植入多元场景和业态,打造红色铜鼓—古韵西来—先锋两河—绿色白马—未来铁牛33平方公里示范区,描绘红绿古交相辉映的城乡融合大美画卷。
其中,红色铜鼓重点推动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红色教育示范标杆;古韵西来重点实施古镇基础设施配套和旅游功能提档升级,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地;先锋两河重点突出党建引领智慧农业建设,打造乡村振兴的示范标杆;绿色白马重点发展林盘经济、生态康养,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未来铁牛重点探索未来乡村建设,打造新型田园未来乡村示范样板。
目前,“一馆一基地”片区各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预计明年6月将初步呈现成都红色旅游标识地、川渝红色旅游目的地、四川绿色低碳发展样板的效果。
行动不只如此。当前,蒲江正在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天府旅游名县为抓手,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百千万工程,全面提升“大美小城”综合竞争力。据了解,从2022年至2026年,蒲江将用五年时间,打造100个“最美村庄”、1000个“最美小组(居住区)”和10000个“最美庭院”。未来,公园城市的大美画卷将在蒲江大地随处可见、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