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眉山东坡:最是一年好“丰”景——看全国产粮大县如何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2-09-23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李鹊会
  “灌浆饱满,无论是粒型还是颜色,都很漂亮!”“今年是我种粮12年以来,收成最好的一年!”“种粮食一年比一年好,我们也一年比一年有干劲。”……
  金色的八月,成都平原西南边缘,一派丰收景象,一台台收割机驰骋在万亩沃野,从南到北,喜讯不断。

image.png

村民一边收割稻谷,一边放水捉鱼。 黄伟 摄

  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眉山市东坡区永丰村视察,强调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时隔两月,在总书记留下足迹的这片土地上,水稻迎来收获时节。眼下,永丰村乃至东坡区水稻收割已过六成,丰收已成定局,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全国产粮大县东坡区交出“丰收答卷”。

image.png

赵友勇“稻鸭鱼”共生模式试验田迎来丰收。 李鹊会 摄

  8月20日上午十点,永丰村5760亩粮田迎来开镰时刻。“2块田块经实割测产,平均亩产达780.2公斤。”约半小时后,听到农科院专家报出实测数据,业主邵国东倍感兴奋:“太好了!这是我近年来最高的产量……”
  永丰村党委书记李雪平站在一旁,虽然对今年丰收已有预期,仍然止不住笑意涌上眉头,“今年,永丰村的水稻面积为5760亩,比去年增加130亩,全村水稻产量预计超过4000吨。”
  稻浪滚滚,机声轰鸣。在永丰村相邻的金光村,返乡创业的大学生赵友勇正组织农机手对水稻进行收割作业,测产工作人员正在一旁记录。去年,赵友勇凭借单产790公斤夺得“一优两高”生产竞赛的“最高单产奖”。今年,他种了600亩水稻,其中500亩,经随机挑选田块测产,单产获得超800公斤的喜人成绩,另外100亩,赵友勇卖了一个关子,说几天后揭晓答案。

丰收景象美如画,遍地金黄收割忙。 侯建明 摄

  “虽然赵友勇打破了去年记录,但不一定能蝉联‘最高单产奖’冠军。”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产业发展部部长黄长征表示,今年水稻增产丰收,比赛竞争激烈,目前,测产还未结束,已有两家业主单产超过800公斤。
  面对今年高温干旱极端天气,水稻为何还能保持如此高产?谈及此问题,黄长征说道:“主要原因之一便是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农田灌溉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实现了‘农机入田、管网入地、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良田体系。”
  据悉,东坡区高标准农田保有量达57.87万亩,占比耕地面积69%,处于全市领先水平。“今年东坡区已建设完成2.14万亩高标准农田,现已进入明年2.5万亩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任务中。”东坡区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促进中心副主任林晨介绍道。
  几天后,再次来到这片丰收的田野。放眼望去,金黄满地,乡村良田美景尽收眼底,而赵友勇“卖的关子”也到了揭晓答案的时刻。
  稻在水下长,鱼在水中游,鸭在水上戏,这动静结合的画面,正是赵友勇的“关子”所在。相比其它500亩高产田,眼前的100亩稻-鸭-鱼新模式试验田,才是赵友勇心中的最珍视的“宝贝”。
  “这鱼好肥美,我来几条。”“去年我吃过,确实味道不一样,鸭子和鱼我都要。”听闻要收割,附近村民们早早便来到田坎上,你一 言我一语,将还在排水捕捞的稻花鱼、稻田鸭订购一空。田间的水稻,由于稻-鸭-鱼之间良性共生关系,全程零农药,收割后,将作为精品大米——鸭稻米向市面推出。

沉甸甸的水稻铺满田野,村民趁着晴好天气进行收割。崔宗喜 摄

  “高产不是我的最终目标,优质才是。这片田里的鸭稻米,便是我近年钻研的方向。”赵友勇说道,明年他将尝试“稻虾共作”,探索更多种养新模式。
  正如赵友勇的不懈探索,东坡区近年来同样在良策良法上狠下苦功夫。建立“田长制”守良田,搭建全省规模最大的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基地筛良种良法,探索稻药轮作、稻菜轮作等模式施良策……
  “下一步,抓实产学研合作、种业核心技术攻关、新品种推广应用‘三项工作’,为‘中国种’保‘中国粮’作出更大贡献。”东坡区委书记廖小宁说道。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