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罗敏
中秋节一过,“阳光玫瑰”葡萄逐渐退市,接档中高端葡萄市场的“新贵”——“浪漫红颜”正陆续上市。
记者日前在位于成都市新津区安西镇的新津荣锦园家庭农场看到,郁郁葱葱的藤蔓下,一串串沉甸甸的鲜红色“浪漫红颜”已然成熟,透亮圆润的果实散发出阵阵清香。工人们穿梭葡萄树下采摘、分拣、包装,并一一贴上附有追溯码的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
说起葡萄的销路,农场主邓杨勤很有底气:“我们跟一些商超建立了稳定的购销关系,有多少卖多少,销售不愁!”
据悉,目前“浪漫红颜”售价保持在每斤20元以上。“浪漫红颜”为何能成葡萄市场“新贵”?底气何来?记者一探究竟。
浪漫红颜丰收
绿色安全生产技术
葡萄品质更有保障
“‘阳光玫瑰’8月底就卖完了,‘浪漫红颜’是中晚熟品种,很顺利地做到了错峰上市。”邓杨勤向记者介绍道,“浪漫红颜”成熟后挂果时间长,采摘期可持续到10月份。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相结合,让整个农场的葡萄上市供应期持续近4个月。
“浪漫红颜”如何能抢占中高端葡萄市场?葡萄种植全程的质量安全保证是内因所在。
在荣锦园家庭农场,记者看到墙上张贴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公示牌》,公示内容有质量控制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以及最新发布的《国家禁限用农药名录》等,让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一目了然。
记者还了解到,新津区农业农村局公布了《葡萄绿色生产技术方案》,家庭农场因地制宜制定了《葡萄绿色生产技术规程》,通过上墙展示,让每个技术工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在葡萄园日常管护中,农场采取精细化管理、坚持绿色生产,采用了避雨栽培技术、肥水一体化节水滴灌技术、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银光膜覆盖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我们通过大量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提高了葡萄的糖度和口感。”邓杨勤说,此外还通过严格规范农药使用,采用生物和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确保了葡萄的质量安全。
农场配备有农残速测仪器、确定了质量控制内检员,在葡萄上市前运用快检新技术,确保其农药残留符合标准。邓杨勤介绍,内检员主动配合镇、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格员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巡查检查工作,自觉履行主体责任。
合格证+追溯码“二合一”
过硬品质赢得好口碑
农场葡萄产品优质,销路自然顺畅。还未正式上市前,农场的葡萄便有大型商超、企业等闻名提前预定、签订采购合同。
邓杨勤说,要将农产品打入高端客户群、走向更广阔的市场,附上独有的承诺达标合格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现在要是不贴,都不习惯咯!合格证就是农场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让消费者买得放心。”
记者看到,葡萄外包装上贴着的承诺达标合格证,不仅标注了农场的基本信息,还附加了可追溯二维码,用手机扫一扫,葡萄种植过程中除草、打药、施肥等数据信息及相应照片等都清晰显示。
目前,农场年产葡萄10万斤,年产值达110万元左右。农场还长期聘请当地村民到葡萄园务工,尤其是季节性农忙时一天多至40余人,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不仅如此,邓杨勤还免费传授种植经验,带动当地村民发展葡萄种植500余亩。
新津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区已培育了一批特色鲜明、规模适度、产品质量有保障的示范家庭农场,其中荣锦园家庭农场就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建设的一个典型案例。同时,新津区将以家庭农场为载体,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引领,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农药化肥减量化示范、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一系列农业环保措施,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