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李霞
8月26日上午,广元市利州区大石镇青岭村1200余亩水稻在雨水的浇灌下重焕生机。趁雨水充足,利州区抗旱减灾服务队队员陆崇高来到田间,指导村民旱后如何稳粮保丰收。
“当前水稻基本进入灌浆结实期,旱情较重的田块,会影响水稻根系吸收和叶片光合作用,不利于获得稳产高产,必须填补裂口锁住水源。”在田间,陆崇高一边现场演示如何“缝补”田间因干旱而形成的裂口,一边叮嘱村民后期可喷氮肥、磷肥等叶面肥,以提高水稻的叶面保水能力,促进水稻灌浆结实。
看着田间一道道“口子”慢慢“缝合”,青岭村水稻种植大户欧德军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干旱的时候你们帮忙找水源,下雨了你们又来教我们咋个让稻谷‘喝饱水’,我们对今年的收成更有信心了!”欧德军激动地说。
前段时间,长期的高温少雨天气,给利州部分地区的水稻、玉米、大豆、果树等农作物生长造成了严重影响。为积极有效应对旱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该区今年稳产丰收,利州区农业农村局第一时间启动抗旱保苗应急预案,迅速组织百余名农技员组成15支抗旱减灾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村民科学抗旱,最大程度减轻旱灾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连日来,这些减灾“特派员”奔赴田间积极落实抗旱保障措施,主动做好灌溉服务,加强农业抗灾技术指导,积极协调供水站补水、高远山区送水、延伸管网给水,投入抗旱抽水设备53台套,新建水源地19处,拉水送水305车次,解决饮水困难牲畜11263头,抽水保灌水稻2.3万余亩;指导农户对农作物进行病虫害防治,对水稻进行统防统治达3.15万亩,对扩种的4万亩大豆喷施叶面肥,将旱灾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同时,服务队针对不同作物、不同苗情、不同灾情,对种养业主和生产基地实行“一对一”帮扶指导,截至目前,已对3920亩粮食作物绝收面积进行腾地、整地,计划改种晚秋种植392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