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罗敏
为奋力谱写美丽中国四川篇章,日前,四川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美丽四川建设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作为四川第一部中长期美丽中国建设地方实践的规划纲要,将成为指导全省各地加快美丽四川建设地方实践的规划指南和科学指引,四川也成为西部地区第一个出台美丽中国建设地方实践规划纲要的省份。《纲要》编制的主要特征、内容有哪些?8月29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联合有关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进行深入解读。
围绕美丽四川建设的总体目标,《纲要》将15年建设期划为3个阶段,围绕经济、生态、环境、城乡、文化等重点领域,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5年为一个阶段梯次推进美丽四川建设。 到2025年,美丽四川建设取得初步成效,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进一步筑牢,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绿色低碳经济持续壮大,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多彩人文之韵充分彰显。到2030年,美丽四川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到2035年,基本建成美丽四川。
从《纲要》内容来看,涵盖空间格局、美丽家园、绿色经济、宜人环境、自然生态、巴蜀文化和治理体系7个板块。7大板块内容既注重现有美的塑造和打造,也注重未来美的意识和理念的培养。譬如首次提出分类打造川西林盘、彝家新寨、巴山新居、乌蒙新村等美丽乡村。同时,7大板块内容均有对应的指标体系,与以往规划中的指标体系相比,更加侧重“美丽”和“绿色”成分的指标,如在繁荣巴蜀文化指标体系中增加“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完好率”和“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既明晰了文化建设的路径和目标任务,又量化了文化美的标准。
此外,《纲要》不破坏、不人为割裂原有的自然生态格局,首次提出构建功能清晰的美丽四川空间格局,奋力绘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天府画卷。如以人为本塑造舒适生活宜居地,包括建设以成都都市圈为核心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成德绵广眉乐雅西攀都市魅力城镇带、成遂南达丘区田园特色城镇带和攀乐宜泸沿江风光城镇带。同时,分类打造美丽乡村。
作为《纲要》的突出特征,将体现美的理念、塑造美的形态、打造美的经济、培育美的细胞贯穿整个规划,对于美丽四川的建设既有中长期目标和具体路径,也有点与面的结合,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同步打造,定性和定量的考核,让美融入四川的产业、生态、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