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贾明高
近日,在射洪市复兴镇九圣村狮子山下狮子坪的100亩复耕玉米地里,一派繁忙的劳动景象。一株株玉米杆上结满了颗粒饱满的玉米棒,村民们正拿着袋子或背着背篓,在玉米地里来回穿梭,忙着采收、搬运、装车。虽然酷热的天气让村民们有些汗流浃背,但丰收的甜蜜却让他们的笑容甜到了心坎里。
玉米丰收
“今年推广的模式是玉米大豆套种,其中玉米收割了90多亩,收了近60吨,仅玉米一项集体经济收入预计6万多元。”九圣村村支部书记谢凤鸣高兴地说。
据了解,由于青壮劳动力外出,狮子坪荒芜多年,杂草丛生。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今年九圣村在镇里统一部署下,开展撂荒地治理,用好用活土地资源。
“由于村里劳动力缺乏,村里就统一出资组织撂荒地复耕。”该村第一书记梁兴介绍,经摸底山上狮子坪有130多亩地、沟下有近70亩田撂荒。由于狮子坪在高坡上,复耕出来的100亩撂荒地因撂荒户缺乏劳力而无法复种,经村支部研究决定由村委会组织复种。
“这两天掰包谷挣的收入差不多有200元,就近能挣到钱,我感觉很满意。”背着满满一背篓玉米的5社村民陈文平说。
和陈文平一样,在村集体复耕地里常年务工的村民有60多名,他们从事播种、除草、施肥等管理工作,加上套种黄豆、种植秋季榨菜的务工收入,一年的人均务工收入都在3000元左右。
3社老党员陈明和在狮子坪有6亩撂荒地,村里统一复耕后,将地交给他复种,今年复种地的玉米喜获丰收。“自己的玉米可以卖个6000元,在村上的复耕地里务工可以挣2000元,如果不是村里统一复耕撂荒地,这些钱是赚不到的。”陈明和说。
由于这100亩撂荒地推广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大豆收获后,种上榨菜,村集体这三项收入预计将达8万多元。
正在现场指挥玉米装运的镇党委书记安希学告诉笔者,今年全镇因地施策,采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复耕复种、村集体统一组织复耕复种等方式,全面整治农户撂荒耕地2350亩,其中象九圣村一样,由村级集体统一组织复耕复种1352亩,预计一年产出收入113.5万元,村集体平均增收3.5万元,务工农户人均增收35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