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泳)8月的田野满眼青绿。郫都区战旗村旁的一片稻田内,“要继续把乡村振兴这件事做好,走在前列,起好示范”的大幅标语旁加上了一块崭新的牌子: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从“走在前列,起好示范”到“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郫都区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担使命,不断创新。近年来,该区积极探索公园城市乡村表达路径,奋力打造乡村全面振兴示范样板,先后获得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等国家级荣誉15项。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鼓舞下,如今的郫都区又有了新目标:“下一步,我们要以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目标,以集成示范片区为带动,探索公园城市乡村新表达。始终牢记‘走在前列、起好示范’殷切嘱托,深化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统筹优空间、兴产业、建粮仓,探索乡村全面振兴、共同富裕新路径。”郫都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怀东表示。
优空间——让城乡“无差别”“等值化”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对此,我们探索了两个全国率先。”据张怀东介绍,城乡规划一体化,深化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郫都区率先发布了全国第一个区县《乡村振兴技术导则》,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布局“1+2+25+100”网络化空间结构,以片区组团发展模式,在全国率先成立乡村振兴公司,参与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按照城乡全域建设“无差别”“等值化”要求,郫都区将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和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重点抓好“百千万”工程,即高标准建设100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美丽宜居新型社区;实施千个林盘保护修复工程,打造一批“零碳新村”“林盘聚落”;依托2024年世园会郫都分会场,打造永不落幕的世园会品牌,形成“万户花香”美好图景。
兴产业——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围绕农业“建圈强链”要求,郫都区将大力实施“强种业、增粮油、优蔬菜”战略,专班打造主题示范片区,坚持“一片区一主业一特色”,重点建设红色战旗、科创东林等八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连片打造“8+1”万亩粮食产业园区和优质粮食、特色蔬菜、精品花卉3个10万亩现代农业主体功能区,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启动实施世园会蝴蝶村、豆瓣农庄等47个重点项目,积极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据张怀东介绍,坚持科创点亮乡村、科技赋能农业,郫都区还将深化校地企合作共建,推进科技成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进乡村,建设一批田园总部、林盘科创空间、乡村实验室和专家工作站。同时坚持以工业化思维抓农业,大力培育一批垂直农业、智慧农业、工厂农业,打造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加快构建“总部”“科创”进乡村、生产制造在园区的新型发展格局。
建粮仓——科技赋能建设天府粮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郫都自古以来有‘银郫县’的美誉,拥有成都平原最肥沃的土地,建设天府粮仓成都片区,保障粮食安全责无旁贷。”张怀东表示,郫都区将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制定出台“天府粮仓”示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要统筹规划布局粮食连片生产,全覆盖实施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连片规划建设粮油(粮经)产业园区;创新“稻-油”等稻经轮作、稻鱼共生等“千斤粮万元钱”水稻综合种养模式,依托“天府水源地”公共品牌,用活稻田功能,助推农事体验、休闲观光等新产业发展,提升耕地产出率和种粮效益。
同时,郫都区还提出“科技赋能建设天府粮仓”,全面落实田长制,实施低效苗木腾退、田型调整、地力提升、机械化生产、智慧化管理五大行动,启动建设5个粮食工厂,鼓励发展未来农业,探索无人农机、智慧农场等应用落地途径,重拾“粮田一幅画、蔬菜一片美、渠网一道景”的“银郫粮仓”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