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付久焱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在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来龙村,有个叫王殿均的独居残疾脱贫户。这几年,他通过养殖蜜蜂生产土蜂蜜,不仅脱贫,而且日子越过越精彩,每年靠着卖土蜂蜜就有1万多元的收入。说起现在的好日子,王殿均不无感激地说:“第一书记”帮到卖,这两年我们的土蜂蜜成了致富的香饽饽。
环境适合养蜜蜂
来龙村曾是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距离纳溪城区有25公里,平均海拔600多米,由于地处山区,山中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植物品种繁多,其中山茱萸、五倍子、板栗、猕猴桃、女贞子、柴胡、桔梗、槐花等植物类中药材漫山遍野,春夏季节山花烂漫,在这里非常适合蜜蜂养殖,今年60岁的肢残脱贫户王殿均就是村里最早发展蜜蜂养殖的第一人。目前,王殿军老人采用古法“以桶聚蜂”养殖的土蜂有30多桶。在他的带动下,有近10户脱贫户都走上了“以桶聚蜂”的土蜂养殖之路,但每年来龙村的“土蜂蜜”不到1000公斤。
王殿均等脱贫户土法养殖的蜂蜜产品虽然纯天然无污染且量不大,但因为山高路远,又不通公路,老人们也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几乎鲜有客商上门收购,王殿均等人的“土蜂蜜”“藏在深山无人识”。
采用古法“以桶聚蜂”养殖的土蜂,穿梭在密林深处,酿成的蜜为高山天然优质百花蜜,一年只取一次,浓度高,封盖密,色泽呈琥珀色,是真正的纯天然无污染。蜂蜜带着淡淡的花香,吃到嘴里清甜无比,它里面含有丰富的有机酸、维生素、酶和生物活性物质。
第一书记来帮忙
2022年4月,受纳溪区委组织部委派的区医保局干部王林来到来龙村担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长后,他入户走访了解蜂蜜养殖和销售情况。王林发现,来龙村王殿均等脱贫户自产的土蜂蜜,虽为纯天然无污染产品,但因缺乏有效的销售渠道,将蜂蜜销售变现增加收入受到限制,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村民养蜂积极性,成为影响农户特别是脱贫户增收的一大难题。
“帮扶要扶到脱贫户心里,真正解决蜂农的实际困难,不能让他们致富奔康的信心受到打击。”王林说。为解决这一问题,帮助蜂农增加收入,调动村民养蜂热情,利用微信、电话等方式向亲朋好友开展营销推介。王林还为农户提供产品包装,在村中陪同蜂农仔细核对数量,争取用最短的时间将蜂蜜打包给爱心人士,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也为来龙村蜂蜜树立良好口碑。
经过近4个月来的不懈努力,王林累计帮助来龙村王殿均等脱贫户销售蜂蜜270多公斤,总计为养殖户实现销售收入2.7万多元,有效解决了农户蜂蜜滞销难题。
“土蜂蜜虽然功效好,营养多,但必要的分辩知识还是要掌握。”王林说,土蜂蜜与普通蜂蜜的区别在于颜色、外观、结晶和口感四个方面。颜色上,土蜂蜜有花粉、蜂蜡,颜色为金黄色或深红色,色泽晶亮,混且不浊;普通蜂蜜颜色晶亮,清淡,透明度好。在外观上,土蜂蜜粘稠、细腻、凝固,是混合体;普通蜂蜜透明,水分大,成分单一。在结晶上,土蜂蜜结晶时颗粒小,比较软,普通蜂蜜结晶时颗粒大能看见。在口感上,土蜂蜜是杂花,物质多,中草药味较浓,而普通蜂蜜口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