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武胜县始终将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强化基层战斗堡垒的重要抓手,刚性化压实责任、常态化党性锻炼、明确化纪律要求、标杆化典型示范,着力打造一直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纪律严明的乡村振兴“头雁”队伍。
定制“三张清单” 党建责任刚性化
定制“责任清单”。出台《武胜县村级组织运行清单》,明确村级组织运行五大类18项工作任务及流程,全面规范村级组织工作职责、村干部职能分工、议事规则及办事流程,强化村级组织权力运行监督管理。
定制“考评清单”。制定村干部考核办法,采取“实绩考核+满意度”测评方式,重点考核村干部工作实绩及群众满意度;实行差异化考核,考核精确到人,拉开考核差距,引导村干部加强服务意识,提升工作能力。
定制“问责清单”。实行工作警示制度,阶段性开展工作考评,对工作不足提出警示,累计警示30余人。制定村干部履职尽责十条负面清单,出现负面清单情形时,及时开展谈心谈话、提醒、函询、诫勉,累计谈心谈话50余人,提醒60余人。
实施“三个强化” 党性锻炼常态化
强化学习培训。依托武胜红色文化园、县委党校,创新“党校培训+党性教育+实地观摩”培训模式,举办专题培训班10期,培训3200余人次,强化村干部的党性修养。开展“乡镇党委书记讲党课”活动60余次,教育党员干部在推动发展上见实效、在组织建设上促规范、在服务群众上转作风。
强化实践锻炼。结合“红色星期日”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开展疫情防控、春耕备耕、森林防火等志愿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在实践锻炼中践初心、显本色。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活动800余次。
强化为民服务。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定期走访制度,深入群众家中、田间地头,每季度遍访一次群众,征求发展思路、收集反映问题、化解矛盾纠纷。目前,共收集意见建议400余条,化解矛盾纠纷280余起。
严肃“三项纪律” 纪律要求明确化
严肃书记负责机制。全面推行书记、主任“一肩挑”,出台《“一肩挑”村党组织书记监督管理办法》,落实村党组织书记管党建党、带领村民发展主体责任。健全任期内不合格村干部调整办法,推进村党组织书记能上能下。
严肃各项民主制度。推行以“公开理财、公平惠民、公正议事”为主要内容的“三公治村”模式,实现权利、规则、政策“三个公平”。重大事项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程序集体商议、民主决定,强化村级事务监督。
严肃督察考核制度。建立村干部“月督查、季评议、年测评”工作推进制度,每月督查通报工作落实情况,每季度开展比成绩、找差距评议活动,年末召开全年工作测评会,将季度评议结果及年终测评结果作为村干部评优评先、绩效奖励的重要依据。
做到“三个带头” 示范带头标杆化
带头发展集体经济。选配200余致富带头人进入村“两委”班子,提高村级班子发展集体经济的实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导350户农户联合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产业。推行“龙头企业+村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引导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式农业,带动1500余户农户实现增收。
带头树牢文明乡风。实施“三化四美五清六治”整治行动,引导村民爱护环境、讲究卫生。完善村规民约、文明公约,引导广大村民注重家庭建设,传承优良家风。持续开展移风易俗整治行动,引导群众更新思想观念,革除陈规陋习,为文明乡风正本清源。
带头抓实基层治理。选拔配备1500余名治理小组长,广泛收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通过召开小组会、村民代表大会、各类自治组织内部会等形式解决各类难题,推动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的工作格局。(供稿:武胜县委组织部 张绍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