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彪 白洪文 徐竞瑜 记者 侯东)夏日的傍晚,伴随着《猕香九月》的音乐声,梨乡居民在广场上翩翩起舞,用优雅舞姿展现幸福生活。
今年6月22日,歌舞作品《猕香九月》代表广元市苍溪县参加四川省第六届群众广场舞总结展演,因其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不仅让现场观众为之称赞,也让广大网友纷纷留言转发。
去年以来,苍溪县立足县域实际,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宣传理论政策的讲台、丰富文化生活的舞台、倡导移风易俗的平台,有序拓宽文明实践“最大半径”,有效彰显志愿服务“惠民效应”,让生活在苍山溪水的城乡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服务大厅(李威 摄)
坚持统筹谋划
提升文明实践“高度”
在苍溪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有这样一幅组织架构图——从县委书记、县长,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直至居民户均被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镇文明实践所、村社文明实践站、文明实践点、文明实践户有机“串联”。
“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我们以‘一把手’工程提升资源整合能力,落实县级部门、乡镇、村(社区)党组织主体责任,以党建促实践,增强新时代文明实践组织力、引领力。”苍溪县委主要负责同志说道。
组织领导再强化,文明实践提高度。去年以来,苍溪县将文明实践列入县委工作要点,纳入“十四五”规划,作为《苍溪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重点工程。建立县级部门联席会议联动制度,将文明实践融入业务工作同步推进……目前,苍溪县结合理论宣讲等建起11个方面的N个服务小分队,形成“1+ 11+N”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
整合公共资源
拓展文明实践“宽度”
“你修堡坎要把地界留出来,邻里应相互体谅……”近日,在该县元坝镇将军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乡贤说事”室,说事人刘元全成功化解两户村民的矛盾。推行“乡贤说事”以来,村民90%以上的矛盾纠纷都在“乡贤说事”室得以解决。
如何才能有效整合公共资源,拓展文明实践的“宽度”?
苍溪县将解决“在哪实践”摆在重要位置,建立健全县、乡、村、组、点、户6级组织体系,形成纵向贯通县乡村、横向辐射组点户“三纵三横”文明实践网络。建设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成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11个、文明实践主题广场21个。统筹建设县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构建形成了文明实践的线上+线下阵地。苍溪县委宣传部负责人说,依托闲置校舍、文化院坝等,该县已改建153个基层文明实践点,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485个。
丰富活动内容
挖掘文明实践“深度”
三川镇发动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群众抢收油菜;县交通运输局党员志愿者坚守交通卡口,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陵江镇回水社区文明实践大讲堂集中讲、义务宣讲队分片讲、特色宣讲师专题讲,助推社区基层治理……
围绕“实践什么”,苍溪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根据群众实际所需, 每月确定环境整治、学雷锋等不同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落实理论学习传文明、核心价值树文明等6大实践内容,以 “讲、评、议、帮、庆、践”6种实践形式,个性化服务群众、引导群众,让志愿服务既有“温度”,又接“地气”。
而为了让文明实践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苍溪县各地积极进行探索:元坝镇将文明实践所与镇综合文化站联建,云峰镇将文明实践站与党群服务中心联建,实现“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综合体全覆盖,有效提升文明实践 “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