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张立峰 文/图
“今年消夏钓鱼去哪儿?”“朋友推荐井研那边的红星水库,很不错。”最近,钓鱼达人崔子林给红星水库很高的评价。
从过去只是负责生产用水的水库,到如今钓鱼爱好者的新打卡地,到乡村旅游发展的突破口,红星水库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变的?
鲁天钰展示钓上来的鱼。
鸟美、洞奇、水秀、山青
红星水库底子好
近日,记者来到井研县高凤镇红星村。走到码头,一座石碑十分醒目,和其他人工水库一样,红星水库码头石碑上清楚、详细地刻着渡口守则。跟着高凤镇宣传委员刘勇,记者上了船,一睹水库风采。
不一会儿,一只大鸟从头飞过,很快便在草丛中降落,草地、小岛和蓝蓝的天空仿佛一幅油画。“鸟美、洞奇、水秀、山青是红星水库的特点。”刘勇告诉记者,红星湖的周围山势幽奇、空气清新,白鹤、白嘴鸡、苍鹭、黄鸭等10余种水鸟栖息于湖内小岛上,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数量多达4000余只。“湖区还有形如大龟的‘龟鱼岛’、三岛连在一起的‘三姐妹岛’等大小岛屿10余座,有峦洞山、手爬岩及可以避暑纳凉的龙湾松树林等景点。”刘勇说。
十多分钟后,船抵达了湖中的一个小岛,上岛一看,钓鱼爱好者们三五成群,专注于钓鱼中。几天前,崔子林从成都赶来,看到这里的环境后,决定住上5天,好好钓一钓。“你看,这些是我钓上来的,这一条草鱼起码有8斤。”崔子林告诉记者,钓鱼要花掉他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因此选择一个好的钓鱼点对钓鱼的人来说至关重要。
记者在现场看到,崔子林和朋友一共带来了7根鱼竿,全部投湖。此外,帐篷、座椅、鱼饵和自身食物、饮用水应有尽有。“甚至还有村民的小狗陪伴着你,特别温馨。”崔子林说,只要天气好,他会一直呆下去。
转型钓鱼基地
乡村旅游顺势发展
和其他水库一样,红星水库体量大、年代久远,但在农旅产业融合上慢了脚步。“水库有1100多亩,存有800多万立方米的水,负责周边高凤、研城、研经、东林4个乡镇的生产用水。”红星村村支书鲁天钰告诉记者,水库1975年就建成了。
“我们发现,无网箱养鱼的红星水库水质长期维持在Ⅲ类以上,空中无高压电线、电话线等线路横跨,空间开阔,无遮挡水面宽度可达600余米、长度可达2000余米,特别适合往乡村旅游、乡村钓鱼方向发展。”鲁天钰说。
把红星水库发展成为钓鱼网红地这个想法,在红星村村“两委”很快得到了通过。鲁天钰告诉记者,起初水库只是用于生产用水,现在看到附近的曾家山旅游生意很好,全村村民就想着把游客引来钓鱼,让红星村的村民也挣一笔旅游钱。很快,这个想法得到了全村人的赞同。
“目前,我们在水库里投放了6万多尾鱼苗,有青鲢、白鲢,从去年国庆到现在,全村的放钓收入3万多元,成品鱼的销售收入达到了40多万元。”鲁天钰说,“另外在旅游设施配套上,村里还修了环湖路,把过去2.8米的路加宽到了5.5米,以便让更大的车开进来。”
刘勇告诉记者,目前修建3公里长的钓鱼区域,还有专门的钓鱼台和多个巡逻船只,都是聘用的本村村民。并且连接附近旅游热门地曾家山的道路已经修好,就等着更多的游客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