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坚持特色、绿色、现代、高效“四位一体”,引领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怀英 唐彪
小小红心果,致富金元宝。
在世界红心猕猴桃原产地、“中国红心猕猴桃第一县”的苍溪县,红心猕猴桃种植面积39.5万亩,全县31个乡镇454个村(社区)全覆盖。2021年产鲜果12.6万吨,实现年综合产值60.66亿元,带动猕猴桃产业从业人员超22万人……
数据背后,源自猕猴桃种子的强力支撑。早在2004年,原国家质检总局就批准对“苍溪猕猴桃”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今年3月,农业农村部公布第三批国家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名单,苍溪县凭借猕猴桃跻身其中。
苍溪县亭子现代农业园区猕猴桃种植基地一角。特约通讯员刘徽摄
绿心+红心
科技护航提品质
农业发展依靠种子,苍溪红心猕猴桃也不例外。
苍溪县猕猴桃产业技术研究所大厅里张贴的“一个细胞,一棵苗,一百万亩,一百亿”标语引人注目。“这是我们的目标。”7月25日,研究所所长黄波如是说。
在无病毒接穗基地,培育的猕猴桃树长势旺,枝干比同期种植的猕猴桃树更粗更壮实。研究员吴世权介绍:“我们采用组织细胞培养,在1万株长势、产量、品质都非常好的猕猴桃树中挑选其枝茎尖,在种苗环节就杜绝感染溃疡病的风险,同时可比普通种苗提前一年挂果。”
“5万株无病毒种苗明年就可挂果,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黄波评价道。
近年来,苍溪县为提高猕猴桃品质,从绿心海沃德猕猴桃抓起,持续做大红心猕猴桃种质资源,与国内外顶尖猕猴桃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先后选育出11个红心猕猴桃新品种,建成无病毒花粉基地200亩、无病毒接穗基地300亩和培育苗基地1个、资源圃2个。
“全县收集保存优良资源1600余份,培育猕猴桃杂交个体1.5万个。”黄波表示,苍溪县建强31个乡镇产业化服务中心,配备猕猴桃产业基地专职技术员22名,技术覆盖面100%。
打造品牌
全程标准化管理
虽然还没到红心猕猴桃成熟季,但已有经销商向苍溪县桥溪红太阳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琼芳电话咨询猕猴桃的长势。
猕猴桃能在市场热销靠的是什么?苍溪县猕猴桃产业发展局局长辜锡泉揭晓答案:“严格执行种植‘金标准’,实现猕猴桃由‘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标准化管理。”苍溪县坚持农产品出园抽检率达90%,“三品一标”认证率达65%;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覆盖率达95%;建成猕猴桃大棚设施8000余亩,园区水肥一体化覆盖率达80%;建设园区冻库69个,新增冷链物流点7个,鲜果冷链物流能力达5万吨;研发猕猴桃鲜果“二维码”、智慧农业管理ERP系统及移动终端APP,产品追溯、数字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为开拓国际国内市场,苍溪县整合涉农资金提升猕猴桃基地建设水平,推进“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创建,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猕猴桃质量安全示范区”;建成“苍溪红心猕猴桃”和企业自主商标为一体的母子商标体系;鼓励企业在省内外大中城市建立猕猴桃品牌旗舰店,培育苍溪日昇等一批出口企业;建成产地初加工点339个,产地初加工率达60%。
苍溪红心猕猴桃先后获得绿色、有机、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以及中国驰名商标、四川省著名商标,获得国家级金奖9个、省级金奖17个,品牌价值达80.99亿元。与华润万家等14家知名商超建立稳定订单销售渠道,开设苍溪特色农产品直销店25家;培育各类电商141家,猕猴桃电商销售占比达35%。
大园区+小庭园
科学种植促增收
7月25日,歧坪镇旭光村尚林园家庭农场场主丁柏寒的农场里,200余亩猕猴桃果子长势正旺,一个个猕猴桃孕育着丰收的希望。看到这样的场景,66岁的村民邱柯比丁柏寒更高兴。邱柯的3亩土地流转给了丁柏寒,自己在农场务工,工资按月领取。而在五龙镇双树村村民冯明武的80亩自强农场里,则有近8000棵猕猴桃树、300棵核桃树、1000株金银花、500只鸡和鸭……
建立家庭农场是当地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近年来,苍溪县坚持“大园区+小庭院”“三园联动”等模式,先后建成万亩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22个。其中,以猕猴桃为主的产业园12个,创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建成村级特色产业示范园576个,以猕猴桃为主的示范园52个;以猕猴桃为主的小庭院3.8万个。
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培育猕猴桃龙头企业7家、专业合作社165家、家庭农场363家。此外,依托苍溪职业中学校开设猕猴桃专业课程,每年培训1000余人次,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868人、猕猴桃业主大户369户。
“如今,苍溪县‘红心猕猴桃’的牌子越叫越响,我们将坚持特色、绿色、现代、高效‘四位一体’,引领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全国红心猕猴桃产业兴旺引领区、全国猕猴桃现代种业与设施装备样板区、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温仕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