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颖昳
眼下,正是小龙虾的消费旺季,作为夏季夜宵的“标配”,小龙虾一直以来深得广大食客的喜爱。在资阳市雁江区丰裕镇共和村,绿领白莲家庭农场在今年已收获了三批小龙虾,市场反应较好,每亩产值达到了7500余元。
“还好有了资阳农商银行的贷款帮助,让我发展藕虾、稻虾产业能够这么顺利。”站在稻田边,绿领白莲家庭农场负责人罗明强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制图/张雁
打好金融支持“提前量”
今年36岁的罗明强早年间在外地打工,2013年他利用在湖北等地学到的莲藕种植及藕塘养虾技术回乡创业,承包了70亩田发展藕虾种养。
在种养过程中,资阳农商银行主动将罗明强纳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单批量建档,并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前期审查审批工作,为罗明强这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对风险打好金融支持“提前量”。
“这几年跟随华东农业大学的教授学习了不少种植、养殖知识,现在基本能做到养殖小龙虾纯天然无公害、种植莲藕病害少质量高。”罗明强介绍,经过几年努力,他的基地已经能够稳定盈利。
去年10月,为了在市场有更好的议价能力,罗明强决定扩大种养规模,再发展200亩稻虾种养,带动更多周边农户增收。但经过反复测算,之前预备新承包土地加前期投入的资金明显不够,还有50万元的资金缺口让罗明强犯了难。
这时,人民银行资阳市中心支行驻村干部了解到罗明强面临的资金难题,主动帮其联系对接银行机构。资阳农商银行信贷人员第一时间收集了他的贷款资料,通过贷前调查发现他完全符合使用支农再贷款各项条件,于是将其贷款需求纳入了放贷计划。
为抢抓关键时节、不误农时,资阳农商银行依托完善的市、县、乡(镇)、村“四级”金融布局,通过流程再造开辟乡村振兴“绿色通道”,仅一个星期就将支农再贷款50万元发放给罗明强。
“家庭农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金融机构为我们提供的信贷支持。在各种利好政策的支持下,今年小龙虾的产量达到了每亩460斤,平均每斤卖到了16元多。”不到一年时间,罗明强就挣回了50万元。
满足差异化金融需求
在当地,为了支持更多像罗明强这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阳农商银行积极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政策,采取多种措施,加快信贷投放。此外,为了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差异化金融需求,资阳农商银行还选派了专门的客户经理驻点各村担任“村级金融责任人”,协助村“两委”找准金融需求和发展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金融扶持方案。
近年来,人行资阳市中心支行积极争取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辖区经济发展,加强逆周期调控,充分发挥政策资金的引领撬动作用,指导督促银行机构用好用活各项货币政策工具,扩大对“三农”、小微等领域信贷投放,增加农村金融资源有效供给,助力乡村振兴。截至2022年6月末,该行发放再贷款余额达到22.05亿元,再贷款限额使用率高达84.16%以上。
据了解,近三年,人行资阳市中心支行累计投放再贷款资金28.01亿元,累计惠及6000余户民营小微及涉农企业。在再贷款资金的杠杆撬动下,资阳市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保持稳定增长,年均增长4.4%,小微企业年平均增长率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