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激发乡村活力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好乡村振兴紧缺人才的引、留、用工作,不断补齐“三农”短板,才能够增强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从而不断推动乡村振兴更快更好发展。“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唯有建立一支忠诚担当干净的高素质专业化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主动为基层引才留才用才,不断为乡村振兴固本培元,强筋壮骨,才能够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
资料图片
夯实组织建设。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全靠“领头雁”。 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头雁”,是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手棋”。 乡村振兴夯实组织建设,就是要立足村“两委”换届,坚持更高标准,突出更过硬的政治素质、更拔尖的能力水平、更端正的道德品行、更扎实的工作作风,真正做到好中选优。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村班子选出后,要进一步健全村党组织运行规则,从严日常管理监督,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并且,要同步完善村干部容错纠错机制,为实干者撑腰鼓劲、松绑加油。此外,还要用好考核“指挥棒”,突出基层导向、实干导向、创新导向,对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村党组织带头人,在绩效奖励、评先评优、提拔任用上优先考虑,以扎实举措激励担当作为,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在基层蔚然成风。
强化人才振兴。人才是第一资源,强化人才队伍振兴是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工作,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其现实目标在于培养一批情系农业、心向农村、熟谙农业知识、热心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带路人。加强培育和发掘乡土人才,不仅要进一步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培育和发展乡村本土的种粮大户、新型职业农民等农业生产型人才,还要发掘并保护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农村各类实用人才和传统文化人才,延续乡土人脉。要引导鼓励各方人才参与乡村建设,利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各类政策,通过提升待遇和改善工作条件,促使农业科技教育人才进驻并服务农业农村;通过构建优越的创新创业政策环境,吸引城市精英进入农村和外出打工人才返乡创业,通过为各类人才提供良好的事业发展空间和人生价值实现平台,实现“梧桐引凤”“以才聚才”,不断强化人才“集聚效应”,实现乡村发展人力资本的整体提升,形成诸如“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的“三乡工程”,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智慧。
压实驻村帮扶工作责任。干部驻村帮扶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重要桥梁,是实施“精准滴灌”的重要渠道。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干部驻村精准帮扶机制,充分发挥包镇领导、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三支队伍”的作用,重点围绕“建强基层组织、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维护和谐稳定、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等五个方面,带领村支“两委”成员开展工作,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在加强对驻村干部的培训管理考核方面,要开展好对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业务培训,帮助他们熟悉掌握各项强农惠农普惠政策、防返贫等特惠政策、部门精准帮扶优惠政策,着力推动帮扶政策措施精准落实到村到户到人,鼓励帮扶干部记好工作日志,用好微信平台,沟通信息,加强交流。要在乡村振兴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对表现优秀的干部要集中提拔一批;对表现差、群众不满意的,由派出单位的同级组织部门召回,两年内不得提拔使用、评先评优、晋升职级,并且要利用主流媒体宣传驻村帮扶的好经验好做法,选树一批精准帮扶的先进典型先进人物,营造关心支持驻村帮扶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德阳市罗江区乡村振兴局 张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