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栋文 记者 杨宗友)近日,梓潼县长卿镇集体经济企业梓邑卿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向全镇各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了本年度第一轮分红,本轮共分红33.6万元。“我们严格贯彻县委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三年攻坚’行动部署要求,镇党委牵头成立镇级集体经济企业,抱团取暖、稳妥高效增加村集体收入,为全镇各村集体经济组织打了一剂‘强心针’。”长卿镇党委书记薛衡在分红大会上讲到。
梓潼是典型的丘区农业县和劳务输出县,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在交通、人口等方面均不具备优势,村集体经济呈现出体量偏小、质量偏低和收入偏少的特点,97个村被确定为集体经济薄弱村。
近年来,梓潼县抓住镇村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契机,鲜明结果导向、问题导向、基层导向和实干导向,以组织领导、制度建设、项目实施和队伍建设为重点,多措并举壮大村集体经济,率先全面完成村集体经济“消薄”任务,切实为乡村振兴添活力、增动力。2022年,预计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以上,50%以上的村可突破8万元。
鲜明结果导向,强化领导抓落实
在黎雅镇半年工作拉练总结会议上,黎雅镇党委对标各村集体经济组织全年创收目标,逐一评估了全镇12个村集体经济半年发展情况,对下半年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做出了进一步部署。
该县制发了《县级领导抓乡村振兴责任清单》和《梓潼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清单》,分别从带头人队伍建设、项目实施、村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的领导、产业发展和持续增收等方面,分类明确了县级领导、乡镇和各县级部门抓村集体经济发展任务20项,将落实结果作为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必考内容,作为评价领导干部履行党建责任情况的重要参考,挂钩评优评先、职级晋升、提拔任用等。
同时,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县委书记带头到村调研必看村集体经济发展任务落实情况,乡镇党委书记每年组织召开专题党委会不少于6次,深入分析研判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和任务落实情况,村党组织书记全部依法担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各村级党组织统筹安排发展要素,锚定集体经济年度创收目标和发展任务“上马、奔跑、争冠”。
鲜明问题导向,分层分类抓制度
坚持发现一类问题、完善一项制度、堵塞一个漏洞,在探索实践中细化完善村集体经济项目推进和运营监管等制度。
“2020年,我们村争取到中省财政集体经济扶持项目,县委组织部多次会同镇党委、财政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和生态环境局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了场地选址、资金保障、环保水平提升等困难和问题,推动村集体2栋‘1200型’生猪代养场顺利竣工达产。2021年,出栏4800头生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0万元。”黎雅镇兰花村党总支部书记刘凤群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上分组交流时说道。
据了解,该县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帮助村集体经济组织解决职责交叉、推诿扯皮等项目推进问题28个,推动2019-2021年度31个中省财政集体经济扶持项目平均收入达40万元以上。除此之外,制定了县级领导联系制度、半月报告制度和年度评估督查制度,有效防止不作为、假作为、乱作为和不担当等问题。
同时,通过逐村修订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章程,制发《村级集体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承接农村公益性项目的实施办法》等,细化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明确要求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重大事项,切实解决日常运营和项目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有效防范独断专行、决策武断等问题。从工资薪酬、收益使用、资金财务、经营风险4个方面制定日常监管制度,作为县级专项审计、村干部离任审计和村集体经济县级巡察的重要依据,有效防范公饱私囊、集体“三资”流失等问题。
鲜明基层导向,因地制宜抓项目
“我们充分尊重各村集体经济组织主体地位,在提出有关建议意见和做好指导工作的同时,鼓励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本村实际选择和实施集体经济项目,既避免盲目单干亏票子,又避免恶性竞争搞内耗。”该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该县立足丘区县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等实际情况,制发《梓潼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提出新“1+5”生猪代养、“飞地抱团”、生态鱼代养、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化运营、承接农村公益项目、实行生态资源和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入股、盘活闲置资产等7种模式,指导各村“一村一策”制定发展规划,要求选有大企业支撑、收入有保障的项目,不选大投入、高风险、无保障的项目,为各村集体经济项目的选择和实施提供重要参考和指导意见。
同时,全面摸清各村三资情况特别是塘库堰、集体土地及林地、闲置房屋等固定资产和社会生猪代养场等情况,科学划分综合特色农业发展片区等5个镇级片区、优质粮油产业发展片区等44个村级片区,建立了潼江河谷等14个现代农业园区,针对性发展集体经济项目100余个。其中,2022年计划落地涉农项目32个,预计总投资20亿元,可带动10万余名农民群众增收。
鲜明实干导向,能上能下抓队伍
“我们坚持奖优惩劣、奖勤罚懒,把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人才选出来、用起来,让守摊摊、混资历的干部让位子、受警醒。”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该县强化正向激励,逗硬执行基本工资+绩效考核+集体经济创收奖励待遇体系,每年按照村总数的10%、20%、40%评选一等、二等、三等村“两委”班子,并分别给予4万元、3万元、1万元绩效奖励,允许提取村集体经济经营性纯收益增加部分的5%-25%作为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员创收奖励,为874名村常职干部全部购买养老保险,严格落实“五类人员”进乡镇领导班子、定向招录公务员和事业人员等政策,畅通村干部成长通道。强化反向警示,制定村干部末位警示制度,常态化开展村“两委”干部承诺、晒诺、践诺活动,对出现“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益低于年度目标任务”等9种情形的村,及时警示、撤换村党组织书记,对多次未完成承诺事项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及时进行调整。
同时,抓住“毕业季”和年底集中返乡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常态化开展村常职干部遴选和“双选会”等招才引智活动,敞开胸怀选拔、引进各地干部人才60人,补齐空缺职位,形成鲶鱼效应,激活干部人才队伍“一池春水”,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梓潼县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