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做强特色产业 广元朝天蹚出“聚合”新路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2-07-12

四川农村日报讯 张敏 文/图
  夏日初盛,绿影婆娑。7月7日,连绵青山包围下的广元市朝天区云雾山镇花石村食用菌产业园,10多个标准化香菇三联大棚一字排开,花石村七组村民郭明富推着小车忙进忙出,把一筐又一筐刚采摘的鲜菇运进大棚旁的冷库进行保鲜处置。
  “香菇在夏日高温下非常容易腐烂变质。采摘后的鲜菇经过筛选后要立即运送进冷库,一般冷藏3个小时后即可进入运输售卖环节。冷藏后的香菇能保鲜三至五天,而不经冷藏的香菇最多半天就变色变质了。”产业园现场负责人王华生介绍说,园区配套建设的冷库能一次性冷藏5000斤鲜菇,不仅能有效保存香菇、避免香菇变质,还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实现了收益最大化。

image.png

产业工人在采收鲜菇。

  跟随王华生笔者步入大棚,只见整齐划一的架子上层层叠叠放着一个个长约半米的菌包,菌包上一簇簇肉嘟嘟的香菇升柄展伞,散发出阵阵诱人的菌香,数十名村民穿梭在菌架间,麻利地采摘,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今年,我们产业园以每个平方米2元的优惠价格,招纳了六位业主入驻。”王华生介绍,产业园占地面积50亩,建成标准化食用菌生产大棚1.45万平方米,并配套建设了生活区、烘干设备、冻库及前期粗加工区,年生产袋料香菇30万袋、产出新鲜香菇300吨,产值近300万元,其中,集体经济增收8万元左右。
  产业园6位业主之一、拥有近20年香菇种植经验的花石村村民任学文,一边忙着指导务工群众采摘、分拣香菇,一边忙里偷闲和笔者唠嗑,“以前大家都是单打独斗、分散种植,面积小、效益低,因为配套设施不齐全,种多了也无法保存。但自从村里建设了产业园,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我今年租用了两个三联大棚、1400多平方米,种植了4.8万袋白面香菇。白面香菇品相好、口感佳、效益稳定,新鲜香菇的市场批发价平均在4.5元一斤,预计今年产值将超过30万元。”任学文不无自豪地说,种植香菇,不仅让他致富,也带动周边群众增收,在他大棚里常年务工的十余名群众,年人均收入都超过3万元。
  花石村香菇的规模化种植和品种优选,不仅让香菇卖出了好价钱,也使得园区用工需求量大增,仅去年一年,产业园就吸纳了80余人长期在园区务工。
  从“小而散”逐步迈向“大而强”,特色产业聚合效应日益凸显。近年来,云雾山镇始终坚持“食用菌之乡、生态农旅重镇”发展定位,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全镇以食用菌、猕猴桃、核桃、蚕桑产业为主,发展食用菌1500万袋(椴)、猕猴桃3000余亩、核桃2万亩,树状月季、水产养殖、小水果等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21年,该镇人均纯收入达1.6万元,农户的增收路越来越宽。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