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杨金弋 记者 郑庆红 周颖昳 文/图
尽管距村委会不过十分钟路程,7月2日这天,58岁的何兴贵仍早早地起了床,“想到要第一次作为股民参加合作社大会,心里很激动。”
这天上午9点,在历时两个多月筹备后,雅安市名山区雾源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改革后第一次成员大会正式举行,116名村民作为股民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骑龙村党委书记詹肇杰当选为合作社理事长。“这次我们家认购了5股原始股。大家一起抱团发展,肯定要比自己单打独斗好得多!”村民杨波感叹道。
村民现场票选合作社理事长。
基础打好了合作社也要“跟上形势”
雾源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18年1月成立,当初有117户成员,以林下养殖和组织茶叶收购为主,詹肇杰也是当时的理事长。“那个时候,我养了4000多只鸡,所以也带着成员们一起养,并为他们提供养殖技术指导,还组织茶叶的统一销售。”詹肇杰回忆说。
作为合作社当时吸纳的48名贫困户之一,今年59岁的詹臣许曾受益于合作社在养鸡养猪等方面提供的帮助,并顺利脱贫,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
2020年,骑龙村与延源村、金狮村三村合一成立了新的骑龙村,詹肇杰当选为村党委书记。
瞄准民宿发展契机,依托观光茶园风景,村党委带动村民发展民宿,2020年当年就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1万元。
骑龙村的基础建设、民宿集群快速推进,名气也越来越大,村民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
相较新的骑龙村的快速发展,雾源合作社却因专业能力欠缺、办社经验不足等因素影响,总体发展比较缓慢,亟需改变。
双层股权结构村民看好今后发展
2022年4月,为进一步探索骑龙村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小农户抱团合作的有效路径,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民合作社研究中心、蒙顶山学院及雅安市乡村振兴局、名山区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协调下,雾源合作社启动了市场化改革。
改革筹备领导小组针对雾源合作社的评估情况,确定了市场化、带动性和可持续三大改革原则,并设计了自然人股东与法人股东相结合的双层股权结构,小农户与村集体相结合的的双主体融合机制。“我们以每股5000元,每个成员可购入2—5股的标准进行认购。经过前期评估、财务审计、宣传动员等一系列操作,这次共吸纳152位新股东,包括151位自然人股东和1个村集体法人股东,股东原始股现金出资达到 160.66 万元。成员是否出资、能否出资、出资多少,对合作社规范建设和运营发展非常关键。”詹肇杰介绍说。
村民何兴贵是这次新加入的成员之一,他认购了两股原始股。“村里这两年变化大,村干部的能力强,我相信有他们带头,合作社一定能搞上去。再说,我们村集体也入股了25%,大家都是想挣钱的,对不?”得知合作社要进行“重组”,何兴贵爽快地报了名。
再上新征程定下发展“小目标”
眼下,名山区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正处在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升的转型期。据名山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王龙奇介绍:“接下来,名山区将联合外部专业机构,择优选择有基础、有意愿、有潜力的合作社进行深度培育。合作社的数量不在多,关键是要真、要实、要强。”
从0元入社到出资成为股东,村民们对合作社的发展有了更高期待。“年底会不会开分红大会啊?”现场有村民半开玩笑地说着。实现了双层股权、双主体融合后,新的雾源合作社如何在村民带动性和发展可持续上实现突破?理事长詹肇杰有了初步思路:“现在农村地多人少,提供社会化服务是必然趋势。我们全村有7千多亩茶园,合作社将高质量提升现有的茶园管理模式,提供全方位的社会化管理,在绿色、安全等方面下功夫,让我们的茶叶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此外,在服务好本村村民的基础上辐射周边,延伸我们的服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