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代强)7月6日,记者从四川省农村能源节能降碳工作推进会上获悉,截至2021年底,全省农村沼气各类沼气工程保有量7000余处,年产沼气3亿多立方米,沼气发电装机容量1.2万千瓦,年发电量近5000万千瓦时,集中供气8.4万户。
沼气,是秸秆、人畜粪便、污泥等有机物在厌氧环境中,经多种微生物分解产生的一种可燃气体,因为这种气体人们最早是在沼泽地中发现的,所以叫沼气。燃烧1立方米沼气大约相当于燃烧0.7公斤标准煤。
沼气工程种养循环利用项目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循环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的基础工作。全省农村能源行业从项目设计之初就对设施布局、设备更新等方面做了充分考虑。会议透露,全省去年高质量建设完成沼气工程种养循环项目24处,提升畜禽粪污处理能力28万吨/年、沼气生产能力154万立方米/年、沼肥生产能力8万吨/年。
会议透露,四川省去年在泸州市纳溪区、绵阳市梓潼县等5个县(区)开展农村沼气后续管护试点建设,在仪陇县、游仙区、苍溪县、蓬溪县、资中县、邻水县组织实施“沼改厕”技术推广项目,已累计培育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企业等秸秆“五化”利用市场主体2290家,农村沼气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今年,全省农村能源系统将突出农村能源减排固碳这项重要工作。”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下半年,四川省将持续开展农村沼气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按照“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肥则肥、宜环则环”的思路,保质保量按期推进沼气工程种养循环利用项目。同时,四川省将围绕“减排固碳”目标任务,深入实施农村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建好5处农村可再生能源重点村,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多元高效、高值利用”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