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唐兆权
7月4日,走进威远县新店镇民富村,一排排葡萄架下,像玛瑙,如珍珠般的串串葡萄刚去掉套袋。民富村已种了20多年葡萄,仍然产销两旺。
20世纪90年代,17组的殷泽华和殷泽河每年都要到成都龙泉驿帮亲戚管理、采摘葡萄。有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两人便产生了引种回家自己种的想法。通过试种,慢慢从两分地扩大到了两亩地。
村里人见殷家兄弟种葡萄收入不错,都跟着种起了葡萄。有的村民图洒脱,只施化肥,不施农家肥。开始一两年还没啥问题,时间稍长葡萄就出现了死苗。套了袋,打了农药还是有炭疽病、灰霉病等。殷家兄弟知道后,赶紧提醒大家:“一定要用农家肥,光用化肥不仅葡萄容易生病,也影响葡萄品质,降低土质。”村民们赶快用猪粪、鸡粪来施肥,提高了土壤有机含量,平衡了养分,大大降低了葡萄病虫害。到2000年,这个组的40多户村民就种了60亩葡萄。陈德贵家种了10亩葡萄,每年葡萄收入10多万元。
为了防止雀鸟啄食,村民们牵设了防护网,避免损失。
在他们的带动下,周边的3组、5组等50多户村民也发展了葡萄,面积达140多亩。因为交通不便,葡萄多了,销路成了问题。村民们又自发集资修公路,2014年对公路进行了硬化,为游客进村采摘、商贩采购和村民出村销售创造了有利条件,从此村里的葡萄销售不再难。20多年来,村民不断探索、发展,葡萄的品质和产量一直保持良好,成了村民稳定的经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