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文/图
“回乡创业,看来这个选择对了。”7月3日上午,杨兴良站在邛崃市南宝山镇川王村村口,顺着蜿蜒的川王路一眼望去,一幅依山傍水、生态独特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景象尽收眼底。
“是的,这条路都成‘景点’了,一到周末,自驾来南宝山的游客路过我们村,都要到这条路上来拍照,我们村的旅游产业肯定差不了!”站在杨兴良身旁的川王村党总支书记姚明华也情不自禁地感叹。
一条穿越川王村的川王路,为何让姚明华和杨兴良发出如此自信的感叹?
蜿蜒的川王路。
曾经,这条路如一道枷锁捆住川王村
今年6月,川王路顺利通过网络投票环节入围2022年四川省“最美农村路”评选,这条生态环保、景色怡人、花树相间、错落有致的乡间公路,在不断被外界关注的同时,也让川王村的发展振兴开启了一条“新路”。
川王村,地处茶马古道遗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现存多处具有特色和保存价值的古民居建筑,古朴自然,文化底蕴深厚。还有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在当地鱼崖关战斗时留下的碉堡、战壕等,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川王路,是川王村民的出行通道,串联着这些众多历史文化点位,道路沿线地势奇特,依山傍水,生态优美。
但是,2017年前,川王路曾是南宝山镇出了名的烂路。路面不足3米宽,坑洼不平,微型货车都驶不进来,村民出行基本只能靠走。这条糟糕的路,犹如一道枷锁,将生态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的川王村牢牢捆住,川王村一度曾是南宝山的“落后村”。
要乡村振兴,交通必须先行。川王村要改变“落后”面貌,修好川王路成了必须迈过去的坎。2017年开始,杨兴良牵头,20多位新乡贤出资修路。从此,川王路不断升级,2021年,进一步提升改造后的川王路全新亮相,加宽至5米,沥青黑化并划设彩色标线,沿线景观节点、产业板块还根据当地特色景观和特色产业进行了打造和梳理,营造出“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美好意境,成为“路旅融合,路产交融”的美丽农村公路。
川王路起点
如今,愿意回乡创业的人越来越多了
公路通,百业兴。川王路的变化,成了邛崃市“建一条道路、塑一道景观、兴一带产业、美一片乡村、富一方百姓”着手“未来乡村”建设行动的代表作,川王村由此打通了资源优势迅速向产业优势转化的实践之路。
在川王村姚姓老宅,一座座与自然生态的生活方式相融合的古朴传统“四合院”正在拔地而起。杨兴良指着这片即将修成的民宿说:“这是我们和村上共同投资打造的文旅产业,不仅复刻传统农居场景,还原了乡村田园旅居体验,最终是要示范引领带动当地村民的民宿产业集群发展。”
“现在路好了,愿意回乡创业的人越来越多了。”姚明华介绍,村上成立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依托党建引领,积极探索“新乡贤(乡贤企业)+村集体(股份联合社)+村民”的发展模式,共同出资1200万元成立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孵化管理运营人才,按照“乡贤兴村、村企共建”的思维,充分利用新乡贤资源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发展持续注入再生动力。
辗转于全国各地建立蜂园的成都邛崃市蟲鑫蜂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顺嗅到了商机。“以前一直想在家乡做点事,无奈交通成了最大阻碍。”王顺说,川王路修好后,让他眼前一亮。如今,他带着资金回到了川王村流转了1200亩土地,依托“蟲鑫种蜂”打造产、学、研多功能一体化农旅示范基地建设,引入“强项中学”研学项目资源,增设户外拓展训练、团建等活动,丰富研学旅行体验。
姚明华介绍,下一步,村上还将探索户外露营“网红打卡”点,与火井镇的“金银花梦幻庄园”合作,优化“露营+”的组合,开发水上项目、落日电影等旅游消费场景,打造邛崃西部最具潜力的新业态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