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农新闻网6月29日消息(通讯员 刘敬宗 文/图)“今天我不但学会了修剪,而且还学会该怎样施肥。”6月28日,丹棱县张场镇峨山村3组村民李坚说。
峨山村有李子面积2000多亩,近年来已经成为除茶叶之外的又一农村经济支柱产业,与其他乡镇相比,村民的种植技术相对落后,李子价格始终低于其他乡镇。为了让果农的种植技术得到提高,提高水果品质,增加经济收益,促进均衡发展,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与峨山村村委协商,特邀了四川省农科院园艺所李子专家,高级农艺师张国薇前来授课。
考虑到疫情影响,村上只通知种植大户前来参会,希望他们培训回去之后,再一传十,十传百,从而深入千家万户,服务群众零距离。本来通知的是十点半开会,可还不到十点钟的时候,年近七旬的张伟忠就已经赶到了村委会。他说,听说是省上的专家,所以一定要来听,不会骑车的他只好早早出门。
围着果园讲技术
“请问老师,我的水果到后期来,为啥要裂果呢?”“我的李子叶片上有很多洞洞眼眼的,到底是得了啥子病哦?”一大早从成都开着私家车的张国薇老师,来到峨山村之后,尚未开始讲课之前,已经被群众围拢来,问这问那。“这些问题,我一会儿在会场上集中讲。然后再到地里去看,一定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张国薇老师和蔼可亲地说。
如何识别修剪枝
“李子的施肥分为花前肥、花后肥、壮果肥、采果肥、采后肥,脆红李马上就进入施用采果肥的关键时期,也就是着色至采收期间,要多施磷钾肥……”会议室内一片寂静,二十多位村民眼睛睁得大大的,一直盯住投影仪上现出的大字,认真聆听老师所讲的每一句话,生怕漏掉一个字。
“李子叶片上的穿孔病,要分为真菌和细菌性病害,同样的症状,但用药种类不同……”张老师娓娓道来。“我还认为是虫吃的,原来是病哦,怪不得在树叶上老是找不到虫。”听老师这样一讲,村民张林终于明白了要对症下药。
修剪成“开心型”
教村民识别穿孔病
几十分钟的室内培训之后,张老师又带领村民深入果园,为大家亲自示范了李子的修剪技术,只见她手拿铁剪,熟练地操作起来。“一定要去掉内膛枝,丛生枝,修剪成开心型,以利受光。”她边说边剪,并教大家如何识别应该剪掉的枝条。
“刚才在会议室讲的时候,我都还不完全清楚,现在在地里看了之后,我就明白该怎样做了。”村民刘春友说,这样的培训会很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