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山间栽下“摇钱树”她用“芳香经济”造福一方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2-06-29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杜铠兵
  6月20日,记者走进位于遂宁射洪市的香桂现代林业园区四处查看,并没有发现眼前这些树有什么特别。
  “用它的枝叶可以提炼香桂油,价格好的时候1吨能卖上10万元。”四川省遂宁市龙鑫香料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书林告诉记者,正是这些不起眼的树林,每亩一年便可创造两千多元的效益,是当地名副其实的“摇钱树”。
  香桂,又称岩桂,是一种名贵香料植物,用其枝叶提炼的香桂油在市场上十分吃香。6月的香桂林,枝繁叶茂,绿意盎然,成为山间一道靓丽的风景。几个月后,这些“金枝玉叶”即将迎来采收。

image.png

资料图片:王书林在香桂种植基地。

苦心钻研,养活“娇气”香桂
  “香桂很‘娇气’,要种好并不容易。”开门见山,王书林道出了其中的艰辛。
  王书林是土生土长的射洪人,香桂树是她20多年前从外地引进的。
  最初,王书林从事的是香樟树种植,用来提炼香料“黄樟油”。“香樟采收必须挖树根,这无异于‘杀鸡取卵’。”意识到传统香樟树在精油提取上存在周期长、效率低的问题后,王书林迫切地想要寻找一种替代品种。
  1998年,一种被称为香桂的树种进入了她的视线。“香桂是宜宾当地的本土树种,在射洪能否种活,当时我心里也没底。”王书林说道,这种担心很快变成残酷的现实,第一次栽种香桂王书林就“栽了跟头”。
  “20万株苗子,几乎全军覆没。”王书林告诉记者,2000 年她大费周章以近2元每株的价格从宜宾引进的树种,虽然被当成宝贝精心栽种,结果还是只有不到5%的存活率。
  心疼之余,更多的是不甘心。王书林四处请教,扎进田间观察,总结失败经验,终于找到了症结:原来,由于栽种时过于追求土壤疏松,新移植的树苗扎根不紧实,导致根系不能吸收水肥。
  “要用板土栽种,围高土,并把根部踩实。”结合射洪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的的特点,王书林摸索出一套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香桂丰产栽培技术,使得第二年成活率便达到了30%,最后达到90%以上,让这一“娇气”的川南树种在川中地区扎根生长。
  也是从这个时候,王书林深切地感受到了栽培技术的重要性,并从此苦心钻研,开始一步步蜕变为香桂种植的专家。

“林粮间作”,种树收粮两不误
  常言道,“十年树木”,可王书林却等不起了。通常情况下香桂栽种后要5年才能大量采收,而前期购置种苗和栽种失败的投入几乎掏空了她的积蓄。
  “我们让香桂的投产时间缩短到了3年。”王书林告诉记者,通过建立良种苗圃进行育苗,同时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和肥料利用率,有效地提高了香桂种植效率。“良种+良法”大大缩短了香桂的回报周期,同时也让周边农户看到了效益,王书林便为乡亲们提供种苗,并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香桂栽种面积在射洪年年拓展。
  走在标准化种植的香桂基地,记者发现这些生长了十多年的香桂树也不过一米出头高,而路边几株同期栽种未经管理的香桂树已经长到了两层楼的高度。原来,这是人工矮化的结果。香桂油主要在枝叶中提取,矮化种植可以减少树干对树体营养的吸收,利于枝叶生长,同时矮化后更加利于枝叶采收,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6月的四川大地,正是草木青翠之时。记者在天仙镇飞跃村发现,不时有玉米、大豆的植株从香桂林间探出头来。
  “这是我们开展的‘林粮间作’示范,对于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据王书林介绍,在原有的栽培技术基础上,通过在香桂林里间作玉米、油菜、大豆等粮食作物,每年可以增加数百斤的粮食收成,让一分土地产生了两份效益,这种模式颇受农户欢迎。

创建园区,“芳香”产业再升级
  王书林的老家在东岳镇大庙村。
  与王书林一道,记者来到这个位于丘区的小山村。过去,这里的乡亲们靠种植传统粮油作物为生,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就是为了走出去,我和哥哥、弟弟,我们三姊妹才走上创业之路。”走在成片的香桂林里,王书林向记者回忆起她20多年来的创业之路……
  如今的大庙村,已经是射洪香桂现代林业产业园的一部分,昔日的荒山荒坡如今长满了翠绿喜人的“摇钱树”,发展起了“芳香经济”。除了种植香桂树,村民也可以将土地流转获取租金,农闲时间还可以在基地务工挣钱,收入来源逐渐拓宽。
  不只是大庙村,据射洪市自然资源规划局产业股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王书林的带动下,射洪市现已在东岳、天仙、文升等15个镇发展香桂种植近3万亩,形成了当地快速发展的林业主导产业,在助农增收和乡村振兴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射洪香桂现代林业产业园现已被纳入省级现代林业培育园区。放眼全省,我们的香桂产业规模也是数一数二的。”该负责人说。
  “香桂一年发4次枝叶,而一棵树的寿命可以达到百年以上。”王书林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棵栽种4至5年的香桂树,每亩可产鲜枝叶4000至1万斤,每亩年纯收入可达1500元至3500元,树干、树头、树根自然生长积累年增长1500元以上,10年后每亩价值在1.5万元以上,20年后每亩价值可达3万元以上。凭借着在香桂种植技术和产业发展上的突出表现,王书林在2020年底被国家林草局聘任为“林草乡土专家”。
  “眼下我们正在积极和更多王书林这样的乡土专家合作,共同选育更适宜射洪当地的优质香桂品种,加强基地建设,进一步提升关键技术,努力实现香桂产业提质增效。”射洪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任炳才说。
知识卡片
  香桂学名岩桂,为樟科樟属植物、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皮褐色,小枝褐色或黄褐色,是一种名贵的天然香料植物。
  香桂的枝叶中油细胞和腺特别发达,其鲜叶含油量在3%至4%左右,是加工香桂油的原料,而通过水蒸馏提取的香桂油中含黄樟素可达94%左右。
  黄樟素是合成洋茉莉醛、异丁香酚、已基香兰、胡椒醛的主要原料,广泛应用于香精香料、日用化工、绿色医药、生物农药、无毒电镀等领域。香桂油价格每吨可达8万至10万元,提取的黄樟素精油每吨可达40万元左右。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