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洪瑜
6月27日,记者从四川省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四川切实筑牢不发生局部规模性非法捕捞和不发生退捕渔民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四川长江“十年禁渔”已取得积极成效。
据介绍,当前,长江“十年禁渔”已进入“三年强基础、顶得住”的阶段。四川积极作为,深入开展禁捕执法监管工作。今年以来,四川农业农村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8.4万人次,开展联合行动2570次,查办违法违规案件987件,印发宣传资料10万份;公安机关出动警力1.3万人次,破获涉渔刑事案件289件,抓获犯罪嫌疑人507人,打掉非法捕捞犯罪团伙22个,侦办公安部督办案件4件;市场监管系统出动执法人员12.8万人次,检查水产制品生产企业(小作坊)9197家次、农贸(批发)市场3.4万个次、商超5.1万个次、餐饮单位12.6万个次,监测电商平台(网站)2.1万个次、广告92万条次,对电商平台开展指导860个次。
具体做法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是健全禁捕管理机制。四川压紧压实地方人民政府主体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持续将长江禁捕工作纳入市(州)政府政务目标考核、河湖长制工作考核和市(州)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借力河湖长制平台,四川积极督促指导各地落实网格化管理措施,打造共建共管、共治共享的管理格局,出台了系列文件,从制度上进一步约束非法捕捞和违规垂钓行为。省长江禁捕退捕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成立了工作小组,定期分赴21个市(州)开展长江禁捕暗查暗访。
二是大力开展执法监管。四川积极开展“中国渔政亮剑2022”“护渔百日联合执法”等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农业农村、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协作,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共享、会商研判、案件移送和联动执法机制,禁捕执法联席会议制度有效运行。
三是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共建立198个、1362人的渔政执法机构;共组建了165支协助巡护队伍,聘用巡护人员3224人;全省配备各类执法船艇248艘、执法车78辆、无人机166架。以“一江五河”干流为重点,四川部署实施了“亮江亮河”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今年,在首批12个项目县的基础上,将新安排16个县、2个市承担项目建设。
四是强化宣传引导。各地通过宣讲政策、网络推送、张贴标语、公布典型等方式,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禁捕政策。全面营造了“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吃”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四川将进一步加强禁捕执法监管,实施“亮江亮河工程”,深入开展联合执法,强化行刑衔接,指导各地对暗查暗访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进一步扩大宣传声势,确保长江禁捕执法监管“基础强、顶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