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陈传敏 特约通讯员 曾佐然
田间水稻拔节,地里高粱抽穗,大豆结荚......仲夏时节,泸县潮河镇处处绿波荡漾,谷物飘香。作为传统农业大镇,潮河镇持续推动新一轮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吨粮田”,发展订单高粱,扩种大豆,走稳走实绿色农业发展路子。
高标准农田里水稻长势良好
藏粮于地 建设高标准农田
田成块,路成网,渠相连,走进潮河镇朱家坪村,800余亩高标准农田生机盎然,绿油油的水稻映入眼帘。
“今年改田后,种植的水稻面积更宽了。”6月20日,潮河镇朱家坪村村民钱正彬乐呵呵地说,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后,田块更平整了,不再担心旱涝灾害,在去年的基础上多种植了4亩水稻。
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有效藏粮于地。2022年初,潮河镇加紧推进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山坪塘、机耕道、灌排渠和改田,改善水田耕作条件。目前,已在4个村建成格田区域2800亩、沟渠3620米、机耕路基5490米。春耕时节,项目区所有田块如期栽种上水稻。
潮河镇党委书记刘锐介绍,为了保质保量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不误农事、农时,潮河镇成立了工作专班,跟进督导工程质量、项目进度、安全管理,确保项目区格田全部种植水稻。如今,2800亩郁郁葱葱的水稻田成为潮河大地上新的风景线。
今年3月,潮河镇中稻+再生稻高产高效示范区迎来新的使命,集中建设1200亩“吨粮田”,连片建设高产示范水稻2万亩。依托前期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采用统一种植品种、集中育秧、肥水管理、病虫防控、技术指导、机械作业“六统一”栽培管理,实现中稻亩产达 600-700 公斤、再生稻亩产达300-400公斤,水稻种植年亩产上吨。
订单发展的高粱基地
订单在手 种植高粱1.5万亩
小雨过后,潮河镇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一排排高粱开始抽穗,香甜花穗引来蜜蜂采蜜。
“去年我栽种的高粱,移栽返青后,有的出现了麻叶问题。”6月18日,潮河镇五谷寺村村民黄方兴介绍说,“刚才专家帮我解答了疑惑,原来是高粱苗受涝,遇到高温天气造成的病害。”
“高粱移栽前,为什么要深翻松土?深翻整地的好处有哪些?”在潮河镇五谷寺村高粱集中种植区,市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中心农业技术推广员朱建忠用接地气的农话,列举本地实际案例,生动讲解糯红高粱的播种、栽培、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种植技术。
高粱种植初期,潮河镇邀请农技专家到高粱种植基地,组织种植大户召开培训会,通过面对面讲解、手把手指导,让农户更加直观学习种植科学技术。
稳粮要稳住种粮人的心。潮河镇大力发展订单高粱,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企业与农户签订高粱种植回收合同,推行统一漂浮育苗、肥水管理、病虫防控、技术指导、操作规程“五统一”技术规程,提供高粱种植技术支撑,上门收购高粱,并保障销售价格,让种粮户的高粱直接变现。
保姆式技术指导,销路不愁,有了定心丸,群众纷纷种下订单高粱。今年,全镇种植高粱达1.5万亩,预计亩产300公斤以上,总产量约450万公斤。
订单高粱种植技术培训
良法套种 扩种大豆3500亩
“大家把大豆种拿回去,要套种哦。”在潮河镇红兴村党群服务中心,来领取大豆种的群众络绎不绝,镇村农技人员一边发种子,一边叮嘱如何科学种豆。
今年3月,潮河镇向上级部门争取到大豆种7000公斤,免费发放给高粱、玉米种植农户和水果产业园基地业主,为大豆套种发展打下基础。
为了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更好地发展大豆产业。经过前期实地考察调研和基地试点,今年,潮河镇立足传统粮食作物种植基础和成片果园优势,在全镇范围内推广高粱大豆套种、玉米大豆套种、幼苗果林套种等套种模式,扩种大豆,提高粮油生产能力。
高粱地里种大豆,能有收成吗?传统的耕作习惯,不都是套种红薯吗?刚开始推广大豆套种技术,农户不禁质疑起来。
为了消除农户疑虑,提高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潮河镇多次召开专题培训会、院坝会,镇村干部、农技人员联社包片,走村入户宣传培训,推广大豆套种的科学种植技术,落实大豆扩种任务。
通过专家培训、技术人员示范、种植大户带动,共同参与管护,真正提高土地利用率,扩大大豆套种的经济效益。目前,潮河镇已完成高粱大豆套种、玉米大豆套种、经果林大豆套种和撂荒地扩种大豆 35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