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叶启云 李云清
“要突出品牌引领,做强产业支撑,充分彰显‘小佛手’的优势,打造乡村振兴的‘黄金产业’,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要加强产品研发,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提升佛手柑的产品附加值,打造百年品牌产业……”6月2日,在乐山市沙湾区太平镇政协联络站组织开展的“做大佛手柑产业、打造黄金产业”小微协商议事会上,区政协委员、乡贤等积极踊跃建言。
“太平镇是全国有名的中药材之乡,近年来,该镇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建成总面积达2.1万亩的全国最大川佛手种植基地,形成产能5000吨的佛手柑干片加工、20吨的佛手柑精油加工等产业链,成功创建为全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和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年产佛手柑鲜果2.4万吨,产值突破2.6亿元。虽然产业建设取得成功,但总体规模还不大、品牌效应还不显、带动作用还不强,离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区政协副主席黄华春介绍,区政协认真落实区委要求,主动给太平镇政协联络站交任务,要求联络站围绕“做大佛手柑产业、打造黄金产业”开展小微协商。联络站积极响应区政协的号召,组织驻地和下沉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负责人、药农代表等,深入佛手柑农业园区开展实地调研,赴外地考察学习,并向省、市农业农村部门及大学院校的专家求教,积极寻求推动佛手柑产业升级壮大的良策。
在区政协委员、乡贤、业主、区级有关部门、镇村组干部等参加的小微协商会上,大家就如何做大做强佛手柑产业,大家积极建言献策:要突出规划引领,坚持“强基地、兴加工、树品牌、重科技、促融合”的思路,进一步做大产业规模,加快建设四川现代中药材产业基地、四川农业 技 术 研 发 集 成 推 广 高地、四川道地中药材三产融合示范基地;要积极争创 全 国 全 省 现 代 农 业 园区,对标国、省创建标准,推进基地连片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确保佛手柑产品质量安全,尽快进入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培育名单;要突出生态循环种养,大力推广“佛手柑立体种养”生态农业模式,依托区域内生猪规模养殖龙头企业,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形成“种植+养殖”的生态循环产业链;要突出科技引领,立足“川佛手博士工作站”等平台,加强与大学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全面提升佛手柑产品附加值;要发挥基地联农带农作用,完善与周边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更多农户从事佛手柑种植、加工及销售等服务;要大力发展农旅产业,通过建设川佛手科普基地、研学旅行基地、农产品展示厅等,规划建设集佛手柑生态观光、采摘体验、药食品尝、养生保健于一体的特色农旅品牌。
会上,就小微协商中药农代表提出的土地租赁、技术护航、保底收购等问题,区级有关部门、镇村负责人和业主等现场一一作答,并作出了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