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花椒需要更多新“吃法”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17-07-11

001.jpg

南充市四川荣生公司采取贫困户入股分红等模式,现已种植花椒8000余亩,涉及9个精准扶贫村300余户困难户。 特约通讯员 成潮生 摄 (视觉四川)

  热点

  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均位居全国第一
  “3年后,新栽植的藤椒至少可使人均增收 4000元!”7月6日,绵阳市三台县前锋镇杨五沟村的藤椒种植基地前,基地负责人李军的话,让参加2017年四川首届藤椒产业创新发展专家研讨会的专家们和各地官员交口称赞。
  但随后,专家和官员们的追问又让李军答不上来:除了卖果实、做调味品,四川花椒还有哪些新“吃法”?
  问题简单,却戳中产业短板。
  记者 王成栋
  火热:5年价格增5倍以上
  四川是全国花椒主产区,藤椒是花椒的主要品种之一。截至去年底,全省花椒种植面积423万亩,年产量6万余吨,年产值45亿元,各项指标均位居全国首位。
  “别看果实小,挣钱可不少。”省林业厅科技处处长周古鹏介绍,经过近几年发展,花椒已成为全省第二大特色经济优势树种。以藤椒为例,进入盛果期后,一株藤椒产量5公斤左右,每公斤售价可达16元。而一亩藤椒株量为100株,每亩年产超过8000元。
  市场的热度也在不断上涨。川调成都花椒商会会长黄兴太表示,近5年花椒市场需求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干果价格从2012年的每公斤20元攀升至如今的100元至150元。
  这刺激了种植规模的扩张。由于本身具有耐旱、耐寒等属性,且投入少、见效快,花椒已成为贫困地区政府和农户的首选树种之一。省林业厅统计显示,全省88个贫困县中,有79个县为花椒适生区。在全省范围内,21个市州的100多个县均发展了相关种植业,受益农户超过1500万人。
  现状:三大问题亟待破解
  “当政府、市场、农户、消费者都在叫好的时候,更要未雨绸缪。”省林科院副院长慕长龙表示。
  目前,四川的花椒以制油、干鲜制品等初级产品出售为主,产品附加值低。特别是花椒的医药、化工用途尚未有技术性突破。同时,作为全国最大的种植基地,四川却没有能拿得出手的花椒品牌。
  此外,伴随着市场行情看好,不少地区盲目扩张,且种植结构不合理。过去5年,四川花椒总面积不断攀升,但兼具食用和药用功能的红花椒却在不断减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红花椒采摘过程中机械化程度低、上市偏晚。
  “从深加工角度看,红花椒的潜力更大。同时这也说明我们的机械化作业没跟上。”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红花椒的采摘成本高达每公斤8元,高出青花椒一倍以上。
  谋划:从创新入手补齐短板
  在2017年四川首届藤椒产业创新发展专家研讨会上,一个消息传来:全省首家藤椒研究院——绵阳市藤椒产业技术研究院挂牌成立。研究院由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等多方组成,除承担政策研究外,更注重技术创新。
  研究院成立当天,四川梓州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与成都中医药大学签订协议,双方约定,共同研究花椒医药保健产品。
  电子科技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校已经与相关企业达成协议,准备采用现代网络技术,对藤椒日常种植养护进行智慧监控。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智能灌溉、产品质量溯源、线上线下销售大数据分析、产业链信息大数据平台等系统,实现种植、销售全过程的信息化。
  在品牌方面,省林业厅将依托现有产业格局,集中打造汉源花椒、茂县花椒、金阳青花椒、洪雅藤椒、蓬溪青花椒等5个具有四川地方特色的品牌。以红花椒为重点,开展良种选育工作,并尽快将20余项新技术实用化,以改变目前“青增红减”的格局。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