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如何保证种植不减产又能给萤火虫更多栖息空间——稻田为伴 青神萤火虫与村民共舞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2-04-13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张立峰

提到萤火虫,青神县的“黄水凼”“兰厂沟”是热门观赏地之一。近年来,青神县大力发展萤火虫经济,但在复制更多“黄水凼”“兰厂沟”热门观赏点位的时候发现,种植区一定程度影响了观萤效果。大家正面临一个问题:种植作物会减少萤火虫出现,如何解决?

image.png

青神萤火虫。徐彬森 摄

监测员进村

找到更多观赏点位
  这两年,青神县的“黄水凼”和“兰厂沟”成了网红萤火虫观赏地,大批游客涌入,萤火虫照片在朋友圈里疯狂传播。但是,在当地人看来,看萤火虫的地方还有很多。去年3月,青神县成立了一支由24 人组成的萤火虫监测队伍,他们的任务是监测当地萤火虫的品种和数量,寻找更多潜在的萤火虫观赏点位。
  “这一年下来,走了好多路哦,比我之前走的所有村道都还要多。”4月3日见到记者时,瑞峰镇中岩村萤火虫监测员巫志棚感慨万分,找到了更多萤火虫,这让他十分兴奋。巫志棚告诉记者,萤火虫监测员一个月至少要上传6次数据,一年下来整个队伍在全县6个乡镇确定了47个极具潜力的观赏点位,同时上传了点位经纬度、海拔、温湿度以及萤火虫数量。

发展旅游

土地不种了?

在村民眼里,47个潜在点位十分有“钱景”。巫志棚说:“尤其是我们瑞峰镇中岩村,已经确定了好几个潜在观赏点位,去年村里还新建了一条4.5米宽的水泥路,和兰厂沟一模一样,就等游客来了。”
  萤火虫给村民带来了多少收入?4月3日,记者来到瑞峰镇天池村,村支书方国军告诉记者,网红点位“兰厂沟”其实是天池村的一个小地名,“从2019年起,仅每年3月20日至4月20日一个月的萤火虫繁殖期,兰厂沟的日均观萤接待量就达到了上万人次,一个月下来给全村带来了50万元左右的营业收入,全村人均增收1500元。”
  但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巫志棚说,中岩村在完善观萤配套措施的过程中发现,凡是有种植的地方,萤火虫完全消失不见了。原来是因为农民翻了土打了药杀死了土里的萤火虫,同时没有了萤火虫爱吃的蜗牛等软体小动物,萤火虫被迫转移栖息地。
  怎么办?大家陷入了沉思。“一些村民支持保护萤火虫,一些村民却反对,因为那是他家的地,想要种些作物自家吃,全村整体观萤效果又打了折扣。”巫志棚说。

怎么办?

让虫和稻田为伴
  萤火虫和种植能不能兼得?4月4日,记者来到青神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徐海涛告诉记者,“萤火虫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如果是在其活动区域使用农药、化肥和除草剂,萤火虫就会转移栖息地。”
  记者随后联系到了湖北省守望萤火虫研究中心的副主任刘全,他告诉记者,目前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在未来探索一种在萤火虫成为保护动物的基础上设立萤火虫保护区的模式,另一个是发展萤火虫生态种植体系。
  如何既保护萤火虫又不让农民利益受损?答案是生态种植。刘全告诉记者,以中岩村为例,在村民自家土地减少或不使用除草剂,加上使用农家肥,建立起萤火虫生态种植体系,比如“萤火虫苹果”,这在韩国有成功模式。此外在国内的湖北,也有实验园取得“萤火虫水稻”种植的成功。体系建立的前提是萤火虫要能生存,其次还要保证农产品相应的产量。当萤火虫和农作物深度融合后,农民的农产品还提升了附加值,卖给游客还能获得更多收益。“目前已经展开工作了,正在研究更多细节,当模式成熟时就会对萤火虫监测员们培训,再推广下去。”刘全说。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