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青川:撂荒茶园焕新颜
来源:四川新闻网 时间:2022-04-12

(周光虎 雷兴荣 记者 李全民)楼子村位于四川省青川县七佛乡东北部,“两项改革”中由原楼子乡马鞍村、阳坪村合并组建而成,全村面积28.26平方公里,境内茶叶资源丰富。近年来,楼子村坚持“靠山吃山”,把茶产业作为集体经济突破口,示范打造标准化茶园300余亩、新建茶叶加工厂1处,形成了年产值超10万元的集体经济产业体系。村集体经济顺利实现了从无到有再到强的华丽转身。

有效资源盘活,科学发展增质效

“楼子村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大面积种茶,如今成规模的老茶园超过500亩,最大的短板还是缺乏系统科学的管护。”楼子村党支部书记何多刚通过调研发现,只要将这些已有的茶园管护起来,集体经济大有“文章”可做。

image.png

连片茶园初具规模

2020年,在市县组织部门的关心帮助下,100万中省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花落”楼子村。村党支部闻“讯”而动,提出“盘活现有茶园、建设新品茶园、集中科学发展”的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将撂荒多年的茶地全部流转,由楼子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统一经营。

2021年,村集体经济组织同44户农户签订撂荒茶园、撂荒地资源开发协议,正式启动集体经济茶园建设,新开沟渠600余米,补苗5000余株,新建灌溉池2口,架设管网12000米。采取“幼龄茶+大豆套种”的模式,新建茶园140余亩。2022年,集中统一经营的20余亩龙井茶投产进入采摘期,村集体经济组织同甘肃文县茶企业签订明前茶采摘协议,集体经济组织一次性收入2万元,挣得“第一桶金”。

image.png

投产茶园初采

同时,为了延长产业链条、提升茶叶附加值,村集体经济组织还积极盘活原马鞍村村委会闲置房屋,投资27万元,建成100余平方的茶叶加工厂。

 “有个这个加工厂,每亩茶叶至少还可以多增加收入2000元左右。”何多刚掰着指头算起收入账,他相信再过几年,“靠山吃山、年入十万”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深化利益链接,因地制宜助增收

好的利益链接机制是集体经济带动发展的“催化剂”。为了示范引领群众积极发展茶产业增收,村党支部根据茶叶品种、地块产量,探索建立了“分时流转+分类反包”的利益链接机制。一是建设期无偿流转挣薪金,无产出阶段,村集体无偿流转老茶园和撂荒地,进行管护、建设,群众优先在园区务工挣薪金。二是初产期有偿流转挣租金,初产阶段,由集体经济组织负责采摘、加工、销售,群众根据茶园产量和品质收取300-500元/亩的流转费用。三是丰产期返包到户双收益,丰产阶段群众既可以继续委托村集体统一经营、收取流转金,也可以优先反包自主经营,支付反包租金。

image.png

集体经济茶叶加工厂试运行

村民何正伟第一个同集体经济组织签订了分时分类流转协议,“我家有4亩茶叶,以前无人管护,基本都荒废了。现在村上这个方式好,茶园有人免费管护,我们还能挣租金。最关键的是,以后自己想经营了,随时可以反包回来!”何正伟说。

“‘分时流转+分类反包’机制的建立,既解决了茶叶无人管的现实难题、保证了群众增收权益,又盘活了闲置资源、增加了集体经济收益。”七佛乡党委书记杜高翔表示,在村集体经济的带动下,楼子村已有44户村民签订了分时分类流转协议,集体经济项目建设过程中组织群众务工人次达2600余人次,发放薪金20余万元。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