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农新闻网广安讯(通讯员 罗卫平)脱贫攻坚收官后,乡村振兴全面提速。广安全域属于脱贫地区,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的要求,持续发展增收产业很重要,继续推进乡村建设更重要。广安市广安区作为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抢抓中省市“四个不摘”的政策机遇,重拳出击优化人居环境,为全市推进乡村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资料图片
一、广安主要做法
(一)农村卫生厕所建设情况
一是高度重视。广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将农村卫生厕所建设工作纳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所占分值0.8分,并将完成情况作为年度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二是多元投入。2021年实施农村“厕污共治”项目累计投入资金2800万元,其中整合中省项目资金920万元(中央财政“厕所革命”示范村建设专项资金106万元,省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以奖代补资金408万元,其他上级环保资金192万元,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14万元),乡村振兴专项债券资金1000万元,区本级财政资金80万元,农户自筹800万元。三是标准建设。室内厕屋按“缺啥补啥”原则,最高不超过1400元/户的标准补助;室外“四格池”按3400元/户的标准包干补助,“沼改厕”按500元/户的标准包干补助。四是创新模式。积极推行“3+1”四格池(砖砌三格化粪池+一个污水池)模式,三格式化粪池可将粪污进行发酵处理后,用作肥料,提高了粪污无害化利用效率;紧邻三格式化粪池同时修建灰水池,可将农户家的餐厨废水、洗衣水等生活“灰水”进行沉淀、油污分离和过滤,实现无污染、无异味排放。五是持证施工。项目实施前,广安区上统一组织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相关专家对镇村干部和意向施工队伍负责人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后进行考试,考试通过后颁发合格证书,凡未获得证书的一律不得参与项目施工。
(二)乡风文明建设情况
一是成立乡风文明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亲自挂帅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从2021年开始全覆盖开展“一榜两评”活动(“一榜”即乡风文明红黑榜,红榜为表扬部分,黑榜为批评部分;“两评”即环境卫生和文明村民两项评比)。二是整合项目资金。整合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等项目资金,由区级财政每年安排1500余万元切块资金(含工作经费和奖励经费),由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联合区卫生健康局、区教科体局、区妇联、团区委出台乡风文明提升4个活动子方案,广泛开展家风家训教育实践、困难群众帮扶、文卫知识宣传和邻里守望相助等活动,带动全民参与、全民共建、全民共享,有效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和群众精神风貌。三是分级分类开展评比活动。实行“区评乡(镇)”“乡(镇)评村”“村评户”三级评比模式,“区评乡(镇)”每季度一次,组建成立专项评比组,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对16个乡镇和4个区级部门乡风文明“一榜两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和评比,并同步开展每月“乡(镇)评村”和每周“村评户”,以评促干、以干促发展。
二、调研认识感悟
(一)必须建设党的领导。乡村建设涉及面宽、关联度大,不是那一个部门能够办好的事情,必须“集中力量办大事”。当下乡村建设厕所革命职能在农业农村部门,污水治理职能在生态环保部门,垃圾治理职能在住房建设部门,村庄规划职能在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平时工作农业农村部门牵头靠“吼”、推进靠“走”、成效靠“收”,疲于应付任务,各方均喊难上难。广安区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亲自引领、亲自推动,明确乡村建设和治理专责机构总牵头,区、乡、村上下一条心,乡村振兴、卫生健康、教科体、妇联、团委等左右一体化,无论是从面上任务的完成,还是从点上工作的质量,以及群众受益的反馈,总体情况反响较好。
(二)必须坚持系统治理。乡村建设和治理千头万绪,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蜻蜓点水”见不到效益,即使见了效益很多也是“昙花一现”难见长效。广安区坚持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以实施农村“厕污共治”项目为载体,以开展“一榜两评”活动为推力,促进乡村山、水、林、田、路、电、房、灯等乡村建设进行系统建设和治理,“桌”子摆得正摆得好,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三)必须创新工作机制。乡村建设各地的工作基础不同,推进方式各异,一段时间以来因为资金来源不同、项目渠道各异,一些地方“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实施结果呈现出低层次重复建设,基层群众产生怨言。广安区以党委、政府的“手”,整合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等涉农项目资金,年投入5000万元用于除现代农业发展以外的乡村振兴建设(2021年投入2800万元用于农村卫生厕所建设),年投入1500万元用于乡风文明建设,在完成中省市农村卫生厕所任务的基础上,还按4800元/户的补助标准探索推广“3+1”四格池化粪池模式推动农村卫生厕所建设,不仅解决了厕所排污问题,还同步解决了洗澡水、洗锅水等污水处理问题,也调动和激发了社会各方面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广安区龙安镇对全镇6个村的垃圾清运工作统一对外“招标”,每个村每月在村级运维资金中支付1300余元,农户每月不缴钱,镇域村域机关、企事业单位按约定缴钱,既有统的要求,也有分的灵活,既有政府干预的影子,也有市场机制的体现,基本实现了户收集、村清运、常保洁。
(四)必须发动基层群众。乡村建设是为群众而建,推进乡风文明最终受益的主要还是群众,所以群众的参与度至关重要。广安区悦来镇灯塔村以“乡风文明—小红花超市”兑奖活动和“乡风文明—流动红旗之家”表彰活动为载体,积极推进乡风文明示范村建设,以实打实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花钱不多但形成了一种导向,当下花钱目的在于形成一种习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形成大成效。
三、全市工作建议
(一)召开一个动员大会。结合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关于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办发【2022】22号)文件精神,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一次全市乡村建设及治理推进大会,对相关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分析新形势,明确新任务,凝聚新力量,促进新发展。
(二)明细一套组织体系。2021年3月,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分别成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推进乡村建设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和乡村治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可借鉴推广广安区的做法,在此基础上统一成立由市长或者市委副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全面加大统筹力度。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学习借鉴原脱贫办的运行机制,代表领导小组定期调度各方工作推进情况,形成专报领导小组正副组长,同时抄发各地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关于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办发【2022】22号)文件对乡村建设行动已经明确了统与分的内容,市县一级作为执行单位,一定要理顺关系明确职责,确保统得起、分得实。根据乡村振兴部门下步要承办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工作的要求,市县在相关职能划转上一定要划职能调编制动人员,不能只划职能不说编制和人员。为保目前正常运转,可先将农业农村局农村建设治理指导科带职能带编制划转给乡村振兴局,在乡村振兴局增设乡村建设指导科,统筹开展乡村建设工作;将农业农村局农村能源办公室带职能带编制划转给乡村振兴局,组建乡村治理服务中心,统筹开展乡村治理工作。
(三)出台一套工作文件。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关于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办发【2022】22号)配套文件为中心,同步出台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指导性文件,进一步厘清思路、明确目标、突出重点、落实责任、强化考核。同时,借鉴脱贫攻坚的做法,由乡村振兴部门牵头,通过村申报、乡审核、县审定的原则,分县建设乡村建设项目库,以项目为载体推动工作落地落实。
(四)探索一种创评机制。围绕主城区周边、乡镇及中心村、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大中型集中居住安置点和乡村旅游发展区,分层分级分季开展创评,综合评价与行业自评相结合,经济激励与政治褒扬相结合,干部评与群众评相结合,以评促干,以干兴业,表扬先进,鞭策后进,整体推进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特别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基础增加成色。(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安市乡村振兴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