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德阳市旌阳区:育秧啦!专家在上千个格子里“点”谷子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2-04-01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3月25日,在德阳市旌阳区东湖街道大地村,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的4名研究人员和工人们一起,将一份份用作杂交水稻选育的稻谷,均匀地播撒在规划整齐的试验田方格里,为育秧作准备。这也是研究所“高效安全水稻种质资源创新与应用”课题组今年在德阳播下的第一批谷子。
  在淤泥没过脚踝的水田里,只见助理研究员李昭祥穿着筒靴,在一个个大约40*20厘米的方格旁插上竹签、贴上标签,再小心翼翼地从一个小纱布袋里抖出一把谷子,均匀地撒在育秧田上,接着两位工人跟进,将秧田抹平,尽量让稻谷没进泥里,最后覆上薄膜。
  李昭祥告诉记者,每个小纱布袋里是一份育种材料,平均每份也就两百粒左右,袋内还有两个同样编号的标签,撒稻谷时,先在格子旁边插竹签、贴标签,然后在撒好种子的秧田上放另一个签,两个编号要一致,便于今后核对。
  “这些水稻是进行科学研究的育种材料,属试验品,所以还不能称为品种。”研究所水稻改良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杨莉说,“每个袋子里的编号就是这些育种材料的‘身份证’,从水稻播种到收割入库,这些编号都务必要保留。”
  杨莉介绍,课题组有两大主要工作:一是应用研究,就是从海量的育种材料当中,选出特异性的稻子来,有了这些“在某个方面有特长、综合性状好”的材料,再进行组合配制,选育品种,“这有点类似选秀,要从一个个杂交组合当中,选择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来。”二是基础研究,就是“从分子层面,发掘材料和品种的有利基因”,这类任务主要在实验室进行,需要借助专业的仪器设备。
  据了解,至今年5月下旬前,课题组将陆续播上万份育种材料。由于科研的特殊性,育种材料从播种到收割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专家们亲自到田间带头指导和参与。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