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余勤 黄晶 记者 游伍琼)“在这个基地里打工,一年在家里既能看家又能种庄稼,还能就近务工,挣点‘外快’,这样的乡村才是幸福乡村,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随着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也带动了周边老百姓的就业增收,四川省武胜县猛山乡村民董建华就住在武胜力禾家庭农场不远处,提起在该农场里务工,她感到十分高兴。
原来,该农场业主老雷看到飞龙—白坪乡村振兴示范区发展成效,坚信乡村振兴能让群众致富增收,于是在2018年底毅然回到家乡,流转了150亩土地发展起了蚕桑产业,成立了武胜力禾家庭农场,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发展蚕桑产业政策,自家蚕桑产业发展不断壮大,经济效益日益凸显。同时,为了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老雷开始在桑地里种植羊肚菌、球盖菇等菌类,将桑枝粉碎后作为基料,大大提高了废弃桑枝的利用率。
“经过对市场各方面的考察,最后选择种羊肚菌,主要羊肚菌有本身营养价值比较高,再者,土地桑园下半年是闲置起的,可以把桑园的行间用来种植羊肚菌,土地就可以高效利用起来了,经济效益也增加了。”武胜力禾家庭农场老雷对探索出来的发展模式自豪地介绍道,产业链延伸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把劳动力留下来,上半年主要是栽桑养蚕,下半年又种菌,让村民一年到头都有活儿干、有收入。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武胜县不断延伸蚕桑产业链条,致力把蚕桑产业建设成为高效、低碳、生态的循环产业,充分利用废弃桑枝发展食用菌产业,有效拓宽蚕桑产业发展道路,不仅打破了单一的栽桑养蚕格局,也增加了土地的综合产值和百姓收益。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该县纪委监委把强化专项监督、助力产业振兴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出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监督工作方案,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职尽责,引导群众依托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新产业、培育新业态。
“下一步,将强化对各项惠民政策、产业资金进行监督,严查吃拿卡要、优亲厚友、贪污截留,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纪律保障。”武胜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