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春耕正当时 粮食作物植物疫情如何防控?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2-03-16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杨都
  当前,正值四川春耕备耕关键时期。3月7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目前我省已有稻水象甲、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毒麦等5种粮食作物植物疫情发生。为此,省农业农村厅植物检疫站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粮食作物植物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通知》从防控责任、种子产地检疫、种子调运检疫、植物疫情监测预警网络建设、植物疫情防控措施落实5个方面,进一步强化粮食作物植物疫情全链条治理。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源头抓好粮食作物种子检疫监管,及早落实植物疫情监测预警和阻截防控工作措施,对牢牢掌握全年粮食作物植物疫情防控主动权,坚决守住我省粮食安全生产底线至关重要。
  春耕正当时,我省如何做好粮食作物植物疫情防控工作?

防控责任 各地做好应急防控准备
  植物疫情防控是生物安全的重要内容,粮食作物植物疫情防控又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抓好粮食作物种子检疫监管和植物疫情监测防控,是筑牢粮食生产安全屏障的重要基础。
  2022年,稳定粮食产量和大豆种植扩面是我省“三农”重点工作,目前我省已有稻水象甲、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毒麦等5种粮食作物植物疫情发生,大豆疫病、玉米褪绿斑驳病毒病等疫情也面临传入风险。
  紧盯粮食作物国家、省级制(繁)种基地,建立健全种子种苗检疫监管工作长效机制是关键。各地需依法依规严格落实植物疫情防控属地责任,分级分片落实粮食作物植物疫情监测防控各项措施,完善植物疫情应急预案,做好应急防控准备。

种子产地检疫 在作物生长期间开展3次以上田间调查
  在规范粮食作物种子产地检疫方面,《通知》指出关口前移,需规范开展田间调查与认真核查制(繁)种信息。
  具体而言,各地要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程实施种子种苗产地检疫,在作物生长期间开展3次以上田间调查,做好详细记录,由植物检疫员(2名及以上)和生产单位代表签字确认,调查情况及时准确录入“全国植物检疫信息化管理系统”,调查记录及影像资料等一并存档备查。
  各地生产单位在最后一次田间调查前,应如实提供申报品种的实际制(繁)种面积、产量及相关证明材料。并结合最后一次田间调查,通过查看用地证明或合同、走访询问、实地调查等方式对生产单位提供的相关信息进行核查。

种子调运检疫 加大对销售门店等有关场所的证书查验力度
  《通知》指出,粮食作物种子调运检疫需加强调运检疫核查核实以及加大证书查验力度。
  其中,对产地检疫合格证过期或植物检疫证书备案超过1年无法签证调运的陈种子,以及凭有效植物检疫证书从县境外调入、需再次调出县境的种子,调运申请人提出调运检疫申请后,由2名及以上植物检疫员进行现场核查,规范填写现场检疫记录,并与调运申请人或其代表共同签字确认。
  此外,各地要加强粮食作物种子日常检疫监管,在粮食作物种子调运销售季节,加大对仓库、销售门店、批发市场等有关场所的证书查验力度。发现无《植物检疫证书》《产地检疫合格证》《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要求书》等植物检疫证明,违规调运、销售种子的,或货证不符的,由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处理。

监测预警网络建设 重点区域监测预警布点全覆盖
  植物疫情监测的重点是什么?
  《通知》明确,各地要以稻水象甲、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毒麦、玉米褪绿斑驳病毒病、大豆疫病等重大和高风险粮食作物植物疫情为重点,在部、省统筹建立植物疫情监测点的基础上,增设常规监测点,确保粮食主产区、高风险区,以及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粮食园区监测预警布点全覆盖。
  各地还要在农业农村部及我省拟定的重大植物疫情监测调查技术方案指导下,因地制宜,更新手段,采取定点监测和随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疫情监测,准确掌握植物疫情发生动态,预判植物疫情发生态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在水稻秧田期和拔节期、小麦灌浆期、玉米幼苗期和拔节期、大豆幼苗期和开花期等植物疫情高发期,加大调查频率,发现新发生疫情,第一时间报告,及时处置。

防控措施落实 分类治理达到防控目的
  针对监测的重点植物疫情,《通知》作出具体指导落实要求。
  在稻水象甲发生区,要在水稻秧田期全面实施秧苗带药移栽,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开展统防统治。在水稻本田期,及时补防一代幼虫,适时兼治一代成虫。
  在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老发生区,要开展综合防治,在播种前做好种子药剂浸种处理,在秧苗期开展药剂防治,在水稻收获后做好田间稻桩和杂草清理工作。盆地内历史发生区要持续做好疫情跟踪调查,必要时在秧田期和高温高湿季节开展预防性防控。
  在毒麦发生区,要结合油菜扩面等政策支持,通过拔除、换种、改种等措施,力争根除疫情。马铃薯内生集壶菌发生区要结合抗病品种使用、化学防治等措施,逐步根除疫情。马铃薯金线虫发生区要通过轮作、休耕等农业措施,结合化学防控,控制危害损失。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