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小义 记者 罗敏 文/图
“头姐,我要9个。”“我8个,保证按时交货。”……日前,一场简短的手工订单派发让原本安静的壤塘县吾伊乡修卡村广场热闹起来,村民们从高山寨子聚拢而来,领到订单后乘兴而归。大家异口同声亲切称呼的“头姐”,就是吾伊乡人大主席兼妇联主席,也是修卡村男女老幼都熟悉喜爱的包村干部头丹卓玛。
头丹卓玛(左)展示巧妇新兴合作社制作的手工钻石贴画。
1985年出生的头丹卓玛是地地道道的壤塘人。在省内对口帮扶下,卓玛分别在绵阳、成都上初中和高中,2007年学习法学的她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被壤塘县法院聘用为书记员。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2009年卓玛顺利考上公务员,分配到南木达镇司法所担任司法助理。
由于基层工作表现突出,几年时间,她先后被提拔担任吾伊乡副乡长、乡人大主席兼妇联主席。职务晋升了,担子也更重了。
“ 我还能为乡亲们再做些什么?”卓玛想到自己一直喜欢的手工钻石贴。“简单,易学!何不让村里的姐妹们也来试试,说不定做得好还能卖钱哩!”
“你点子多,有想法,你说的肯定行!”卓玛负责的修卡村之前也有编织手工的传统,这一提议立刻点燃了大家制作手工的热情。
达成默契后,卓玛一边张罗资金购买原材料,一边组织授课培训。没过多久,一幅幅手工钻石贴土宝鼠、修卡秋色等完工,全村妇女都被自己的巧手匠心惊呆了。带着新鲜出炉的作品,卓玛线上线下各种渠道推介,精美的工艺受到广泛青睐。
“想都不敢想,在家里也能挣钱!”随着销路逐渐打开,奖状、锦旗、人物、山水、卡通……各种各样的钻石贴订单纷至沓来,居家劳动有了回报,修卡村姐妹们欢呼相庆。
“我们实行合作社经营,大家接单生产,按期结算!”卓玛给修卡村手工组织起了一个贴切的名字“巧妇新兴合作社”,她说,希望心灵手巧的妇女们自信自立,找到自身价值,为家庭增收致富。
卓玛介绍,巧妇新兴合作社自2021年10月成立以来,已吸纳成员31名,截至目前共销售订单近600单,实现收益近15万元,短短5个月时间成员平均增收4800余元。如今,卓玛还在为推广当地特产青稞锅巴、紫土豆锅巴筹划忙碌,希望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