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 赵运懿 记者 程海英/文图)春早人勤。在泸州市合江县先市镇下坝村,千亩青菜迎来丰收,村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忙收割,地头院坝,一杆杆一线线挂满青绿,不久后,这一抹青绿就将变成金黄,成为人们餐桌上可口美味的酸菜、芽菜,而那一抹金黄,更是犒劳勤劳村民幸福的“黄金”。
今年60岁的李明宣打记事儿起家里就种植青菜,从年少时跟在父亲身旁学手艺到接过重担成为村里有名的种植大户。近20亩的青菜面积每年能为他带来不错的收益。
“青菜个头越大的话收入就会越高,像七八斤的青菜,最少就能产出两斤的熟芽菜,两斤按现在的价格就能值十元左右一棵。”李明宣介绍到,“新鲜青菜有十几万斤,做成成品的话,就有三、四万斤,价格在两至五元不等,由于我们这儿有很多(菜)贩子在家里边儿来拉,就很好销,收入有十万元左右。”
从年前10月种下菜苗,到次年正月收割青菜,再到晾晒腌制3个月后,出售成品酸菜。与青菜打了半辈子交道的李明宣掌握了其中诀窍。相比腌制酸菜,芽菜则更费工夫,收割好后还需要划丝、就地搭架晾晒,每逢收割村民们便全家出动,共同劳作收获新年后的第一桶金。
近年来,在政府的技术指导、资金扶持、政策支持下,先市镇酸菜、芽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全镇在下坝、安宁、洋石桥三个村建成优质酸菜、芽菜万亩基地,集中连片种植面积达1.4万亩,而作为远近闻名的酸菜、芽菜传统种植村,下坝村种植面积就达1400亩,产值约600万元。
“我们的目标是在酸菜、芽菜收割完过后,通过玉米加大豆的模式(轮种),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同时我们也会向上级积极争取资金改善基础设施,让老百姓的酸菜、芽菜更好的运出去赚更多的钱。”先市镇下坝村党总支部书记费小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