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付玥荣
雅安市名山区始终倡导“安全、健康”的消费理念,强化安全监管,突出专项整治和安全体系建设,对标“四个最严”总体要求,推标准、强监管,牢牢守住质量安全底线,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奋力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名山区核心茶叶基地。
“两个落实”
完善监管体系,落实生产主体责任
落实监管责任,建立区、镇(街道)、村三级监管体系,印发《雅安市名山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方案》成立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全区国安县创建动员会,安排部署创建工作,建立时间倒排机制,工作部署细化到人,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等各项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落实生产主体责任,激发农产品生产主体自我管理意识。建立辖区内的主要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专合社、家庭农场等监管名录,严格按照“重点监控名单”和“黑名单”制度,依法公开生产经营主体的违法信息。
名山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核心示范区。
“四个强化”
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迈上新台阶
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全区建立农资经营主体信息化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制度,建立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追溯和诚信档案系统,开展农资经营主体质量承诺和信用评级,实行“黑名单”制度和退出机制。
强化农业执法监督力度。建立农业、市场监管等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联动机制,对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开展定期监督抽查、执法检查、日常巡查和专项整治。依法严肃惩戒失信行为,营造诚信守法经营的社会氛围。
强化农产品生产主体责任意识,实现自我监管。全面试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由区农业农村局负责督促指导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出具合格证,区市场监管局负责做好合格证查验工作,实行合格证准入机制,实现合格证制度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
强化农产品安全意识,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按照区委茶叶质量安全“13122”工程部署,坚守安全底线,提升品牌价值。全区27万亩茶园通过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认证,占全区茶叶面积的90%,截至目前,全区共有8家企业77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2000 亩茶园获得有机基地认证。名山区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蒙顶山茶成为全国首个荣获“中国气候好产品”的农产品。
雅安市名山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站开展日常检测工作。
“一个亮点”
智慧监管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物联网新格局
为推进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名山区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建设,建立“一平台(农安公共服务云平台)、一中心(农安大数据中心)、六系统(农资监管系统、兽药实名制购买监管系统、农产品区块链追溯管理系统、农产品检验检疫管理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监管系统、农产品信用评价管理系统)的智慧监管体系。构建包括数据标准目录、数据采集体系、数据交换中心、领导驾驶舱在内的完整的名山区农安数据治理体系。全面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用数据赋能”,探索有效的监管模式,整体提升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名山区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