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王菲菲
瑞雪兆丰年,伴随着隆冬的第一场雪,广元市昭化区天雄鲜家庭农场的5亩露地蔬菜迎来了丰收。
绿油油的蔬菜基地,一眼望不到边。农场主赵礼荣瞧着工人们忙着采摘、分拣、装运,心里美滋滋的。
像赵礼荣这样的农场主,在昭化还有很多,2021年该区新发展农民合作社17家、家庭农场81家。2021年以来,昭化区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了助推乡村振兴的三把“密钥”。预测2021年度可实现农业增加值增长8.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00元,增长10%左右。
昭化药博园
“机制”之钥 做好衔接
乡村振兴,首要任务是建好“火车头”。2021年6月,昭化区乡村振兴局挂牌成立,建立了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抓总,区委农办、区农业农村局、区乡村振兴局3个单位主抓,10个行业部门分工负责,12个镇主体落实的“1+3+10+12”组织指挥体系。
“我们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新选派第一书记72人、驻村工作队员150人,结合换届工作选派50余名熟悉、热爱‘三农’的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岗位。”昭化区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有效的体制机制保障,为此,该区建立了区镇村互通、多部门参与的“443”防贫监测帮扶机制,并在全市做经验交流发言。
同时,昭化还设立了防止返贫专项基金500万元,累计发现防止返贫监测对象37户。2021年,该区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签订到位帮扶资金3900万元,实施协作项目11个;争取各类以工代赈专项扶贫资金1070万元,实施交通、水利、农业等项目40个。据统计,2021年,昭化区共投入乡村振兴资金2.3亿元,同比增长1.55%。区本级投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3820万元,同比增长0.53%。
昭化区昭化镇蔬菜基地
“产业”之钥 致富增收
昭化镇天雄村蔬菜基地是广元市城市调节蔬菜基地,种植花菜、莴笋等各类冬季蔬菜10余种,走进大棚,只见一垄垄郁郁葱葱的蔬菜青翠欲滴,引人垂涎。
“目前天雄村蔬菜种植面积超过500亩,年产值超350万元。”昭化镇天雄村乡村振兴专干杨万勇介绍,近年来,该镇大力发展越冬蔬菜,扶稳群众冬季增收“菜篮子”。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昭化区高质量推进现代特色农业“5+3”产业体系建设,推动“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加快实现。如今,该区已形成以宽邦青菜、榨菜和海椒为主的加工蔬菜品种结构,构建了以亭子湖库区沿线为核心的蔬菜加工产业带,全年蔬菜产业种植面积突破18万亩,实现产量43万吨,高标准建成昭化蔬菜博览园。
全区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1.2%,农村快递网点重点乡镇覆盖率100%,农林牧渔总产值、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超10%,成为省、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蜀中新星。这一组组数据、一项项成果,不仅见证了昭化在产业振兴工作中取得的阶段性成就,更彰显了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勇气。
“生态”之钥 美化环境
“以前农村都是烧柴煮饭,自从安装了沼气后,不仅环境美了,现在家家户户还发展起了种养业,又多了一项收入。”一想到当下的便民生活,卫子镇村民吴仁帮只觉得幸福感满满。
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昭化。近年来,昭化区以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千村示范工程”建设等重点项目为抓手,全域开展“三美”行动,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2021年改造农村危旧房及土坯房1260户,11个农村厕所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卫生厕所基本普及。”昭化区农业农村局干部张银鑫告诉笔者,目前昭化美丽路网实现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70%的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社会治理等取得新成效,村美人和,业兴民富……如今的昭化,正呈现出幸福和谐、安居乐业的祥和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