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农新闻网眉山讯(通讯员 刘敬宗)2019年,在农作物上采用高碳栽培技术的理念,由“丹棱县全营养作物高碳栽培技术团队”农技推广研究员、首席专家陈天礼率先提出。通过与四川农田丰生化有限公司合作,与当地村民配合,经过三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在生产上取得了增产增收的明显效果,尤其得到果农朋友的高度认可,为丹棱桔橙的高品质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撑。
农技推广研究员陈天礼向大家介绍农作物全营养高碳栽培技术
1月8日,来自沈阳的果商周殿国以每公斤12.00元的价格,将杨场镇石马社区原会灵村5组村民,王刚的近5万公斤爱媛全部收购。王刚是连续应用三年,全营养作物高碳栽培技术的典型农户之一。“去年大行情只有每公斤7.00元的情况下,我卖的是每公斤10.00元,今年每公斤也比其他人多卖2.00元。”王刚说。只要有好的产品,根本不愁销路。“不怕价格高,就怕货不好。”沈阳果商周殿国说,丹棱的爱媛,在沈阳很受欢迎。
示范园一角
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是碳基,农作物必要的元素,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碳。这里的高碳,是指作物吸收空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转化为农作物体内的高有机碳,从而达到大气减碳、低碳的目的。正如植树造林,吸收二氧化碳一样的原理。作物全营养高碳栽培技术体系,追求最大程度把空气中的高含量二氧化碳转化为农作物体内的有机碳,最大程度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在水果、蔬菜、粮油等农作物体内。该技术是农作物根本性的提质增产技术,是具有高附加值的空气减碳技术,是助力“低碳”“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环保型农业生产技术。
生草栽培补碳技术
如何让作物吸收更多的碳?“丹棱县全营养作物高碳栽培技术团队”提出了在农作物上采用根补水溶有机碳、叶喷水溶有机碳、反光膜补光补碳、生草栽培改土补碳、重施有机肥改土补碳等十大补碳技术。
高级农艺师、肥料专家何春阳介绍高碳栽培技术配套产品研发
1月8日,在丹棱县农作物全营养高碳栽培技术研讨会上,来自丹棱本地的果农王刚、张可文以及成都市蒲江县的果农刘仁洪等人,就农作物全营养高碳栽培技术的应用情况,作了现场交流,用自己的现身说法和这几年带来的经济效益,向与会人员交流了接受了这项新技术前前后后;来自省农科院的研究员唐丽以及四川农业大学的王讯副教授,对丹棱县提出的作物全营养高碳栽培技术予以充分肯定,指出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其配套技术,同时提出了更切合实际的合理化建议,并希望这项技术早日造福于民,助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研讨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