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威远:“锅炉姜”种出新名堂
来源:四川日报 时间:2022-01-04

刘小玲 张啸 记者 郑志浩2021年12月24日,内江市威远县新店镇民富村姜农游小桃承包的6亩姜田里,村民正在挖姜、洗姜。
  像游小桃这样的姜农,在民富村有150余户。通过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民富村早仔姜种植面积已达1300亩。

image.png

2021年12月17日,民富村村民在播种生姜。罗清心 摄

  民富村的早仔姜在市场上又被称为“锅炉姜”。自2000年开始,村民们就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尝试在地里埋设管道,再用锅炉烧水,通过管道循环增温,促进生姜反季节生长。
  “种‘锅炉姜’,温度的把控非常关键,天气、土质等情况各不相同,每块土地温度的变化,都会影响早仔姜的产量和品相。”民富村村委会副主任曾强表示,反季节上市的早仔姜在重庆、成都等地市场很受欢迎,价格往往可以达到普通姜的数倍。
  2021年,围绕“锅炉姜”,民富村又开始了新的探索和尝试:一方面,自建冻库,灵活储备姜种,可根据价格行情调节种植时间和上市时间。另一方面,改变锅炉能源结构,摆脱煤炭价格上涨对种姜成本的影响。
  改变,源于新的竞争形势。“周边有不少地方在模仿种植早仔姜,我们必须及时应变。”曾强说,新建的冻库中存储了5000吨姜种,都是在姜种价格极低的时候收购的,有效降低了种植成本,种植周期选择上也可以更灵活,“想什么时候种就什么时候种,收获周期可以从11月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6月。”
  此外,近年来煤炭价格走高,烧煤成本提升,村民也在摸索尝试新能源。
  2020年以来,村民罗杰用20吨姜种来“试验”生物能源锅炉,测算下来,成本比烧煤降低了三分之一左右。“更省钱,还更卫生。”最近,罗杰又订购了一台功率更大的生物能源锅炉,准备把另外一台煤炭锅炉也换掉。同为早仔姜种植大户的刘红看着也心动了,准备尝试新型的光伏发电锅炉。
  目前,当地政府正计划邀请专家到村里搞电力、天然气等绿色能源试验。
  “经过村级建制调整改革,邻近的村组并入,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进一步扩展,有利于民富村早仔姜产业辐射扩散。”新店镇党委书记胡焱表示。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