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遗传资源全国第一 川羊如何“叫响”?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21-12-30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阚莹莹
  冬至已至,在不少四川人的心里,一锅热气腾腾的羊肉汤是冬至日的绝佳搭配。
  四川人爱吃羊肉,这或许和全省丰富的羊资源、品种相关。近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通过全国18个畜禽遗传资源,四川入选4个,分别是南充黑山羊、玛格绵羊、凉山黑绵羊和勒通绵羊。
  入选的4个畜禽遗传资源集中在羊,四川羊种质资源丰富,这些资源的保护情况如何?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记者进行了相关采访。

image.png

凉山黑绵羊

四川地方羊资源丰富
  目前,四川羊遗传资源14个,培育品种3个。从羊遗传资源来看,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培育品种来看,其中2大品种为山羊,而全国培育的山羊品种只有3个。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俄木曲者副研究员告诉记者,这与四川多样化的生态圈、丰富多彩的区域民俗文化及悠久的养羊生产历史有关。从生态角度来讲主要有川西北的草原型青藏高原生态区、川西南的攀西高原生态区、川南的乌蒙山生态区、川东北的秦巴山生态区及川中的盆地丘陵生态区等,而从区域民俗来讲,凉山黑绵羊、北川白山羊等均与区域民族文化有密切的联系。
  此外,羊更多的是养殖在高山地区,这种环境对于畜禽资源保存更有利,因此,羊的资源相对其他畜种保存得要多些。“从这次鉴定通过的4个遗传资源来看,凉山黑绵羊和勒通绵羊的种群数量是比较多的,尤其是凉山黑绵羊,在核心区布拖县的养殖数量接近30万只。”俄木曲者告诉记者。
  凉山黑绵羊的种群数量为何相对保存较大,这还与当地的习俗相关。“凉山火把节有斗羊的习俗,黑绵羊是斗羊的专用羊,除了斗羊,本地很多习俗都要用到黑绵羊,这也是这种地方资源能够保存下来的原因。”
  “凉山黑绵羊的形成与当地民族辛勤培育、生活习俗和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长期作用密切相关,逐步形成了体型较大,遗传性稳定,羊肉品质好,耐粗饲,适应性极强,肉毛兼用的凉山黑绵羊群体,并成为当地彝族农牧民最有特色的畜种资源,饲养黑绵羊已经成为当地彝族农牧民主要的养殖畜种。”布拖县农业农村局畜牧站站长王晋康告诉记者。

image.png

南充黑山羊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资源利用还需多方助力
  以凉山黑绵羊为例,截至目前,养殖核心区布拖县凉山黑绵羊存栏达26.942万只,养殖农户达9685户,占农业总户数的21%,覆盖全县90%的乡镇村。出栏黑绵羊16.23万只,肉类产量1754吨,产值2.62亿元,占全县牧业总产值9.112亿元的28%。
  现在,在布拖县补尔乡竹尔苦村,一个占地面积3250亩的凉山黑绵羊良种繁育基地示范园区已经建立起来,该园区集凉山黑绵羊品种纯化选育、健康养殖、疾病防控、羊场环境控制、牧草栽培与利用、草畜平衡等多项技术集成,也是一个集生态、环保、研发、培训及技术推广为一体的“产、学、研”综合示范园区,有效提升地方品种保护水平。“园区将实现布拖凉山黑绵羊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形成以专业合作社为辐射带动,养殖农户增收为目的的全产业链条,全力助推我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现已辐射带动建设了50余个凉山黑绵羊养殖专业合作社,饲养黑绵羊13000余只 ,产 值2860万元。”王晋康告诉记者。
  而南充黑山羊正式纳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也填补了南充市无畜禽地方品种的空白。
  “下一步,南充市将加强与四川农业大学、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等合作,培育出经济性状突出、生产性能优越的南充黑山羊新品系,并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发展适度规模养殖,稳步扩大南充黑山羊饲养规模,同时延伸产业链条,扩大南充黑山羊品牌影响力,提升南充黑山羊饲养经济效益,助力全市畜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南充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于这些地方资源利用,一是挖掘其遗传价值,通过培养龙头企业,加快商业化的育种,基础好的可以推动新品种培育;二是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这些资源均分布在边远山区,技术落后,需把有基础技术、有养殖传统的规模养殖户培养成高素质高水平的职业农民;三是深入挖掘这些资源隐含的民俗文化,像凉山彝族的毕摩文化传承与黑绵羊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可以有机结合。此外对资源主要生活区域与生态保护有交叉的地方,应进行科学的规划,不能搞‘一刀切’。”俄木曲者表示。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