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 石顺富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金其云 文/图
3月22日,在泸州市纳溪区合面镇马桥村,由集体资产公司流转种植的柑橘地头,10多个村民正在刚定植不久的柑橘树苗间栽种朝天椒,有的打窝、有的栽秧、有的灌水,忙得热火朝天。正在一边指导栽种的马桥村第一书记秦江海介绍,利用柑橘幼树空旷的间距种一茬海椒,主要是以短养长促增收。
“我们引进的是塔罗科血橙,虽然引种的苗子是已培育了1年的嫁接苗,但要挂果,至少还得2—3年时间,而要进入盛产期,则可能要4年以上,而每年的租金加除草、施肥、灌水等管护成本都在1500元左右。”秦江海告诉笔者,为了缓解柑橘挂果前的“只投入无产出”压力,村集体资产公司今年就采取在柑橘园套种经济效益高且短平快的海椒来 “以短养长”促增收,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村民在套种海椒
目前,马桥村集体资产公司就已在柑橘园里套种了100亩朝天椒。秦江海介绍,套种的朝天椒每亩产量最低都在1000公斤左右、市场上每公斤销售价格最低都在6元。“要想产量高卖上好价钱,管护就十分关键。”秦江海说,为了确保套种的朝天椒获得好收成,同时让贫困户获得更多的收入,在管护上采取“外包”方式承包给贫困户或其他愿意加入管理的村民,村集体资产公司除了承担土地租金、朝天椒种苗和生长所需的农药、化肥外,销售上也由村集体资产公司负责;而朝天椒收入在扣除土地租金及生产成本后,村集体公司与村民采取“五五”分成,共享利润。秦江海掰起指头给算了一笔增收账:套种的朝天椒每亩产量按1000公斤、每公斤按6元计,可实现收入6000元,除去1500元的土地租金、化肥、农药、销售等生产成本,可获净利4500元。村集体公司和管护的贫困户或村民,分别可获2250元的净利。
“如果以雇佣的方式来进行管护,1亩地的人工管护费最多1000元,这种‘五五’分成方式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更让农民多收入1250元。更主要的是,因与自己的收入挂钩,增强了村民管护好朝天椒的积极性和责任心。”秦江海说。
“一样多的付出,却能获得双倍的收入,这样的活儿谁都乐意。”已从村集体资产公司签下了家门口的3亩朝天椒管护协议的马桥村二组村民陈德莲高兴地说。马桥村资产公司首批在柑橘园套种的100亩朝天椒管护权已全部被25户村民“认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