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活动精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来源:农民日报 时间:2021-12-13

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供稿

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党组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部署安排,今年5月,农业农村部启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活动(以下简称“信贷直通车”),针对长期困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难、贷款贵等问题,开通信贷直通车,帮助解决他们的困难事、烦心事,得到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金融机构的积极响应和好评。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活动自开展以来,积极发挥便捷迅速的优势特点,为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农业产业发展、休闲农业、仓储保鲜、高素质农民培育等三农工作重点领域提供金融信贷支持。截至2021年12月10日,全国共有60418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信贷直通车申请,获得授信14441笔,授信金额100.02亿元,笔均授信69.15万元。

  其中:为支持农业生产和农业抗灾救灾,先后为河南抗汛救灾、台风“烟花”灾后农业复产、全国秋冬种等应急重点工作开辟专属绿色通道,已授信1369笔,授信金额9.43亿元;为支持农产品产地仓储冷藏保鲜项目,开发“仓储保鲜贷、仓储保鲜—新农保、仓储保鲜—浙里担财农贷”等专属金融产品,累计授信356笔,授信金额2.63亿元;为支持高素质农民,开展了专项信贷服务,已授信442笔,授信金额3.14亿元。

  创新服务机制,提升农村金融普惠水平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通过机制创新、信息共享、数据增信、农担分险,探索形成了“经营主体直报需求、农担公司提供担保、银行信贷支持”的直通车模式,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信贷服务。

  首先,创设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需求直报渠道。信贷直通车首创由政府搭建平台,推动实现农村金融资源“点对点”直达、金融机构与新农主体“面对面”对接,创新了便捷可信的贷款渠道和贷款产品,既有效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跨越“贷款难”的第一关,也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其次,建立了银担紧密合作、风险共担机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面临的另一个困难是缺乏合格有效的抵质押物,金融机构难以直接为其发放信用贷款。针对这个问题,直通车活动引入了农业融资担保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出信贷申请后,直通车利用系统直连,将相关信息全量推送给省级农业信贷担保公司,由省级农担公司会同其合作金融机构,优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担保服务,提供授信支持。通过担保分险,提高农业经营主体信贷需求的可获得性。

  第三,探索了将大型商业银行与主体对接的有效途径。信贷直通车模式为各大商业银行拓展农村市场开辟了高效的获客渠道,提升了各大商业行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服务的积极性。六大国有银行主动申请与直通车通过API的方式进行系统直连,实时交互业务数据。这些大型商业银行资金雄厚、成本较低、科技领先、资源丰富,其进入将对改变现有农村金融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将有效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提高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成色,为构建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做出有益探索。

  同时,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少信用信息的问题,信贷直通车一方面通过直连农业农村部家庭农场名录系统,汇集了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录,应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身份真实性、用途合规性以及资金额度与生产规模适配性进行自动校验。另一方面,也连接了银保监会直属的中银保信公司农业保险数据,高素质农民培育信息系统数据,并正在推进对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信息等一系列农业生产相关数据系统,通过共享农业保险信息、土地确权信息等信用评级中高度关注的涉农政务数据,助力金融机构为新主体精准画像、开展信用评价,实现数据增信。

  强化组织协调,推动信贷直通车落地见效

  信贷直通车开通以来,农业农村部加强统筹部署、全面调度,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全国农担体系、相关银行机构等各方积极作为、通力协作,共同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生产引入金融活水。

  积极组织培训宣传,扩大直通车知晓度。创新运用微信群、朋友圈、强国号等新媒体工具,大力推广直通车活动二维码,央视新闻联播对直通车活动也进行了报道。各地立足实际,通过召开会议部署、联合下发通知等多种方式引导政银担三方协同合作。江苏盐城在城市公交车身上印刷醒目的信贷直通车活动海报,成为“行走”的广告牌;湖北邮储银行组织邮递员进乡入村发放信贷直通车活动宣传资料,让广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知晓、及时申请、持续关注。

  农担体系创新担保服务,提升服务效率。国家农担公司印发《关于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担保直通车活动的通知》,指导各省级农担公司建立专项对接联络机制,开发配套专项担保产品,并按周开展信贷直通车活动省级农担公司业务活动分析调度。33家省级农担公司全部启动直通车活动,积极创设特色产品,优化担保服务流程,加大“信贷直通贷”投放。

  支持银行开展试点,提供直连信贷服务。为拓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贷款的渠道,信贷直通车在引入农担体系的同时,协调六大国有银行各选择2至3个省份开展试点,创新在线信用评级、实地尽调、创新信贷产品服务,探索大型商业银行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线服务的模式。

  建立定期通报机制,加强指导调度。为确保直通车服务落实到位,建立“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不定期报告”机制,加强“五率”调度。开展“总申请率”调度,指导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强化宣传推广,扩大服务覆盖面;开展“核验通过率”调度,提升直报系统核验效率和精准度;开展“办结率”“授信率”“授信满足率”调度,督促农担体系和金融机构提升办贷效率和信贷服务可得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家动一动手指,扫一扫二维码后就有人员联系沟通金融服务需求,大幅提升了融资便捷性。

  设立直通车工作专班,集聚工作合力。信贷直通车活动坚持突出重点环节,调动各相关主体积极性,统筹推动各项工作,确保活动落地见效。“聚是一团火”集中攻坚堵点难点问题,“散是满天星”分头落实任务安排,确保活动高效有序推进。纵向来看,构建了农业农村部牵头组织,省级农业农村部门统筹协调,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协助落实的工作机制,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

  常态化开展信贷直通车,打造金融服务三农新平台

  信贷直通车活动开展5个多月以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推动解决一些农村金融领域长期想解决而得不到解决的问题探索了路径、开辟了通道,得到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金融机构的普遍欢迎,总体推进顺利。下一步,将常态化推进信贷直通车活动,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集中研究推进信贷直通车常态化开展的有效路径。在认真总结信贷直通车活动开展以来的好做法好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各方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推动信贷直通车活动常态化开展的实施步骤、原则要求、重点举措、要素保障、制度建设等方面内容,形成专题研究报告,为起草推动常态化开展专门文件做好准备。

  二是抓紧完善优化信贷直通车服务流程。顺应各方要求,按照主体申请简便化、系统审核自动化、农担办理迅速化、银行授信线上化、系统反馈及时化的目标方向,抓紧完善优化信贷直通车服务流程,有效缩短金融机构办贷周期,探索推广发放信用贷款、秒申秒贷的在线贷款模式,不断提升信贷直通车的活力和影响力。

  三是合力打造信贷直通车服务三农重点领域工作有效平台。围绕三农领域重点工作、年度工作、阶段性工作,利用信贷直通车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继续支持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保供、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建设、休闲农业、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高素质农民发展等,扩大覆盖主体范围,创设专属金融产品服务,努力将有限的金融资源引入三农亟须的领域,将信贷直通车活动打造成为农业农村部门与金融机构合力推进金融服务三农的有效平台和便捷通道。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