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如何造福蜀乡良田?来一场头脑风暴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18-03-28

    四川农村日报记者 左杉
    “乡村振兴,最缺的是技术支撑。我们希望以后能够引进更多的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对外吸引专业科技人才,服务三农,智力扶贫。”3月21日在“农业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现场观摩会”上,广安市广安区副区长吴永川如是说。
    当天,在位于成都市新都区的泰兴镇,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和成都市政府共同召开了本次观摩会。来自成都市金堂县、郫都区、崇州市等17个涉农区(市县)代表和广安市广安区、宣汉县、苍溪县、理塘县、丹巴县、乡城县、理县、木里县、会东县、炉霍县、普格县等11个贫困地区的负责人进行了现场交流。与会代表、专家学者共聚一堂,既畅谈分享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与经验,又积极展开头脑风暴,为早日实现我省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兴产业离不开高科技投入
    乡村振兴,必须产业兴旺;产业兴旺,则离不开高科技的投入使用。
    3月21日上午,斜风细雨,大地一片花红苗绿。与会100多名代表走进了在泰兴镇占地近2600亩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园。
    在大棚里,大家惊喜地发现,松软的田垄上伫立着一朵朵像小黑伞似的羊肚菌。“别小看这小小一朵的羊肚菌,它可是农民致富的关键法宝。”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所长甘炳成介绍,羊肚菌被誉为“菌中之王”,价格昂贵。2013年,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过15年科技研究,正式宣布“全球率先实现羊肚菌人工大田商业化栽培的成功”。2107年,该项技术大棚生产,亩产突破536公斤。
    近年来,四川省农科院与甘孜州进行“院州”合作,做大做强羊肚菌产业,使其成为农牧民脱贫增收的富民产业。2015年3月21日,在省农业厅组织的“甘孜州羊肚菌产业推进项目”测产验收中,由康定市怡农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的10亩“川羊肚菌1号”新品种,测产结果鲜菌亩产达508公斤。按照当时羊肚菌的市场价格每公斤150元计算,其每亩产值7.62万元,助农增收6.02万元。
    “我们县平均海拔在一千多米以上,很多农作物都不适宜种植,只适合种植周期短、土壤要求不高的食用菌类农作物。所以我们想借此机会,引进羊肚菌种植,合力发展农业产业,引导农民脱贫致富。”炉霍县农牧科技局副局长廖永胜说。

2.jpeg

资料图片

    调结构走绿色高效发展路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新期盼和农业农村发展的新需求。但,四川是农业大省,却不是农业强省。因此,我认为乡村振兴,首先需要调整农业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绿色高效生产模式,推进农业发展的提质增效,实现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3月21日下午,省农科院副院长张雄在座谈会上说道。
    调整农业结构,必须创新绿色高效生产模式。在实践中,邛崃市走出了自己的新路子——稻田综合种养。
    近年来,邛崃市利用自身水稻、水产两大优势产业,积极推进“稳粮增收、以渔促稻、质量安全、生态环保”的稻渔共生综合种养产业化新模式,综合利用土地资源、水体资源,取得了一地多用、一水多收、节本增效、绿色协调发展的显著成绩。目前,邛崃市以稻田养鱼为主的稻田综合种养面积达到1.1万亩,推广应用稻鱼、稻虾、稻鳖、稻鳅高效种养模式,综合效益平均增加1860元/亩。
    “稻田综合种养,是生态文明建设在农业领域的重要探索,也是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尝试。综合种养模式不仅每亩能收获上千斤优质稻米,还有稻鱼、稻鳅等生态水产,消费者青睐、销路不愁。这种模式在推进成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变化,增加了农民收入、保障了有效供给。”邛崃市农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引人才为振兴提供技术保障
    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推进过程中,科技人才的缺乏成为大家讨论最激烈的问题。
    “对于我们偏远山区来说,不缺山不缺水,最缺的就是人才啊。去年10月27日广安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成功脱贫摘帽,退出国贫县序列,攻坚的硬战首战告捷。然而,脱贫摘帽后,面对农村人口减少、支柱产业建设等后续任务依然艰巨。”会上,吴永川表示,迫切希望能够得到更多专家的支持,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保障。
    “让农业有奔头,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让农村成为美丽家园,必须要依靠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我们作为农业科研单位,将进一步统筹科技力量和科技资源,以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聚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张雄表示。
    今年,我省农科院将选择20个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县和10个脱贫摘帽县的农业科技及产业发展问题,实施“农业科技进贫困和民族地区行动计划”,开展农业科技进支部、进基地、进田间、进车间、进学校“五进”活动。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