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龙头带动电商帮忙 这里的春茶卖得俏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18-03-27

    四川农村日报记者 樊邦平
    “好茶,味道醇,气味香,果然是高山出好茶呀!”
    3月2日,马边彝族自治县劳动乡福来茶旅生态农业示范园人潮涌动,当日,全省农业产业扶贫工作会议在此举行观摩学习活动,来自全省各地的农业部门负责人品尝到马边绿茶时,发出连连赞叹。
    地处小凉山的马边彝族自治县,生态环境优良,茶叶品质好,近年来当地加大财政投入,依托龙头带动,借力电商平台,拓展销路,打响了绿茶品牌。
    龙头带动 茶农收入渐增
    马边彝族自治县地处小凉山腹地,流经马边、沐川两地的马边河,因流域的相对闭塞,保存着较为完整的自然生态体系,马边境内峰峦重叠,岭谷相间,当地最高海拔4042米,最低海拔448米,海拔1000—3500米中山区占86%,海拔3500—4042米的亚高山区占1.3%。
    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优质的茶叶,当地分布着十万多亩生态茶园,所产的茶叶肉质厚,香气清高,多种微量元素丰富,是味醇耐泡的茶中佳品。
    “我们启动采摘后,60名工人同时进行,今年的行情比去年还火,茶叶肯定不愁销。”3月15日,马边彝族自治县高山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贤波告诉记者,入春以来,他便进入了繁忙时节,今年茶叶行情看好,为了保证茶叶的质量,他必须长期驻守基地,严格茶叶的采摘和生产流程。
    “我们自己有300余亩基地,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发展了1000余亩茶园,我们有自己的品牌,从生产到收购再到加工,我们全部自己做,所以能保障茶叶质量,也能赢得市场。”李贤波告诉记者。
    李贤波此前在外经商20余年,几年前返乡,发展茶产业,投资200余万元建起了制茶厂,他还聘请技术人员研制高山红茶、高山黑茶和高山绿茶等产品,并连续申报注册20个茶叶系列商标,茶叶加工厂建起后,他还定期对当地茶农开展茶树栽种和田间管理知识培训,帮助茶农绿色防控技术防治茶叶病虫害,对茶农的鲜叶实行保底收购。如今当地近千名贫困村民依靠高山茶叶公司,在家门口经营茶叶,年人均收入就达3500元,其中30余名茶农年均收入超3万元。

2.jpeg

资料图片

    打响品牌 茶叶价格走高
    茶叶还未收购加工,订单早就来咯,我们全是定制茶叶,卖的全是老客户。
    网络平台已成为马边茶叶销售的一个新渠道,马边县神马科技公司销售负责人程刚告诉记者,公司于2015年成立,专注马边特色农副产品的触网销售,去年该公司通过网络销售马边绿茶,去年实现销售额4500万余元,今年已有三家茶企下达了500万元的订单,今年的行情肯定比去年还好。
    与其他茶叶销售不同,我们在网络上主打个性化定制和包装,客户向我们下达要求,我们严格按照要求来收购加工茶叶,这样既提高了茶叶的附加值,更保证了茶叶质量,打响了茶叶品牌。
    “在龙头、大户们的带动下,在电商新平台的助力下,全县茶产业迎来了飞速发展,近年来马边茶叶更是在市场中强势崛起,品牌不断做响,价格连年走高,自有品牌的茶叶平均零售价卖到了500元/斤,高品质的有机茶,更卖到了5000元/斤。”马边县农业局局长徐忠廷告诉记者,以福来茶旅生态农业示范园为例,去年这片7000余亩的茶园茶其核心示范区域便实现了叶鲜叶总产值650万余元,带动11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502人脱贫,人均收入超过7000元。
    近年来,马边县狠抓茶产业发展,不断强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打造茶叶产业,目前该县已跃居“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和“全国重点产茶县”榜单。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