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兴文县僰王山镇水泸坝社区村在2019年建制调整中由原群会、水泸坝2个村合并形成,面积11.6平方公里,人口6350人,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首批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成功创建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和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水泸坝社区村打造“党的领导+村资管理+群众自治”的“三位一体”基层治理示范点引领乡村振兴,扎实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
一、强化党的领导,提升乡村振兴凝聚力。坚持和加强村党委对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治理的行动优势。一是完善村党委领导制度。构建村党委领导各类组织的运行体系,实行“一套班子3块牌子”,由村党委书记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理事长,村党委与村民委员会成员交叉任职比例达43%,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代表中党员比例分别达60%和19%。健全村党委领导各项工作的制度机制,2021年村党委讨论决定乡村振兴等工作中的重要问题18次,听取村民委员会、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村资公司等组织汇报工作情况 2次。二是完善村党委议事机制。根据《四川省村党组织工作运行规则》,围绕村党委职责定位制定水泸坝社区村党委决策事项清单25项。2021年召开党群议事会5次,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议事决策机制,讨论决定涉及全村发展和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6件。三是完善村党委自身建设。规范村级党组织设置,撤销原群会、水泸坝村党支部,成立水泸坝社区村党委,在村党委下设3个党支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全面推行“六簿三台账”管理,探索建立组织生活积分制。加强农民工回引培养,建立返乡农民工创业基地2个,落实村干部出缺重点从优秀农民工、回乡大学生、退役军人等群体中选拔长效机制,持续实施“凤雏工程”,健全完善“传帮带”机制,按村常职干部1:1比例培养了3名村后备干部。
二、强化村资管理,提升乡村振兴发展力。构建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纽带的一体化村资管理体系,探索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模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一是理顺运营机制,市场主体功能完备。成立水泸坝社区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和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由村党委书记兼任理事长和董事长,制定完善联合社及村资公司章程,将原属村民委员会和僰王山镇农业综合技术服务中心的村资公司股权全额移交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带动僰王山镇22个村在全县率先完成村资公司改制,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总社和镇村资总公司。二是全面清资核产,赋能集体经济组织。全面完成村建制调整改革后集体资产的清查和移交工作,建立村级集体资产的动态清查机制,分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资源性资产进行清查、登记、赋权。今年已清理并赋权撂荒地630余亩,以出租等方式盘活合并村闲置村级阵地5个,财政涉农投入产权赋权2.4亿元,扩充了集体经济发展资本。三是灵活多种运营,提升集体资产效益。通过村资公司流转农户土地3500亩,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后出租与茂禾植保专合社(国家级示范社),实现收入32万元,加工生产富硒大米、泽泻中药材,生产的“泸硒”牌富硒大米售价高达18元/斤,实现收入21万元,承接财政投入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工程,实现收入45.4万元,通过盘活原群会村公所等闲置房屋,入股县属国企僰苗文旅公司大米博物馆,承办“丰收节”等文旅活动实现收入13.6万元,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四是做好收益分配,增强富民兴村动力。通过“农户+合作社+管委会+龙头企业”和“保底分红+品质分红+效益分红”的联结机制做好初次分配,预计2021年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112万余元的同时,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万余元,茂禾植保专合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收入800万余元。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制定《水泸坝社区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方案》,将村集体经济纯收益60%提取公积金、公益金、村级组织管理费,15%提取奖励资金,剩余收益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进行分配或留待下一年度分配。通过公平的收益分配,激发了村民生产经营积极性,增强了乡村振兴动能。
三、强化群众自治,提升乡村振兴执行力。完善村组为基本单元的乡村自治制度,形成村党委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的乡村治理新格局。一是以自治激发民主活力。实施“强村固组”工程,规范化建设村民小组11个,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共青团、妇联等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建立健全“一约(村规民约)五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老年协会)”自治机制,完善村民自治章程,规范自治组织运行。用好“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有事来协商”“村事夜话”等议事协商平台,2021年已通过村民议事会解决问题20个,红白理事会引导红事新办、白事简办20余场次,通过议事协商平台协商解决问题11个。二是以法治规范社会秩序。配置1名专职法律顾问,11个村民小组分别挑选1位法律明白人,2021年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4次,持续开展“指尖普法”,把尊老爱幼、扶残助残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推动以德促法、以法立德。联合县、镇执法机构,构建“村级网格巡查发现劝导+镇级依法处置+县综合执法联合整治”三级联动机制,治理乡村违法乱象3次。三是以德治促进乡风文明。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健全志愿服务制度机制,组建1支志愿服务队伍,2021年开展志愿服务21次,服务事项32件。建设水泸坝社区村信用体系,出台《水泸坝社区村乡村治理积分管理办法》,推行“红黑榜”制度,将信用积分应用到环境卫生、举止文明评比等方面,2021年公布信用积分2次,开展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评选活动1次,推动形成文明乡风民风。(兴文县僰王山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