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安岳:党建引治理 “三红”耀金龙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1-11-30

四川农村日报讯 白水 朱国强
  前不久,安岳县兴隆镇金龙村在全县一枝独秀——成功获评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这标志着金龙村近年来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方式,以党建“三红”工程为引领、实现乡村治理、大力构建和谐有序乡村社会的实践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

image.png

村级阵地

“红色大院”全村覆盖
  党建引治理,“三红”耀金龙。11月17日,笔者走进金龙村的党建“三红”展示室,只见一块块精美的展板,无声地讲述着金龙村的红色文化、村情村貌、产业发展历程。这里,已成为了引领一个个党员和群众接受“唱响红色文化,浸润引领思想”洗礼的重要阵地。
  “金龙村位于兴隆镇大成山脚下。解放初期,很多解放军战士在此剿匪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长眠于大成山脚下,大成山剿匪的红色故事就在兴隆广为流传。”兴隆镇党委副书记王星荧介绍说,“于是,我们去年在以往党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党建‘三红’工程为引领,通过建强红色堡垒,唱响红色文化,用活红色阵地,实现乡村有效治理。”
  据王星荧介绍,党建“三红”工程有两大可圈可点的特色:一是兴隆镇在金龙村打造了党建“三红”展示室,对全体党员和群众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展示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成果;二是针对金龙村党员年龄偏大、行走不便以及村民参政议政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于去年建立“红色大院”为党员搭建教育平台、为村民搭建参政议事平台。“红色大院”采取“固定点位+移动点位”相结合方式,在偏远的4组、7组打造了 2 个固定“红色大院”,创建党建文化墙、红色图书角等;移动“红色大院”则根据党员群众需求,送“红色文化”进院落,实现“红色大院”全村覆盖。

典范推进“三治”融合
  “原来,村里的路也不通,到处是老山林;下雨天,因为路太烂,大家出门上街,只有两公里的路程都要穿雨靴!”金龙村一组农户任开华感慨地说,“这几年,通过党建‘三红’工程的引领,硬化的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户户,去年又户户通了自来水,人的精神面貌都比以前好得多了。”
  金龙村村支书任艳玲说,通过“红色大院”不定期开展“村民说事”活动,收集村民意见80多条,均已得到解决,全村新修小板路3000多米、自来水户户通,打造了9口山坪塘。而且,近年村集体还投资166万元入股温氏寄养场,迄今已分红近10万元。此外,还投资45万元到一个藤椒园。在党建“三红”工程引领下,全村已形成“一带两场三园”产业布局,即800亩鱼龙山产业扶贫示范带,温氏种猪场和寄养场,250亩茵红李种植园、400亩藤椒种植园、1000亩水产养殖园。
  与此同时,金龙村通过整环境、改风貌、树榜样、改习惯、评先进、展风采,评选出50户星级文明户、20户环境优美示范户、30户好公婆好儿媳,大家养成文明礼貌、勤俭节约、安全生产、守时守信的好习惯,形成爱党爱国、尊老爱幼、互帮互助、自力更生等文明村风。
  通过实施党建“三红”工程,金龙村扛起红色大旗,打造乡村治理新格局,实现了脱贫奔康致富。
  王星荧表示,未来5年,兴隆镇将继续以红色文化为引导,依托大成山红色文化,在金龙村建成大成山红色文化青少年教育培训基地、打造大成山红色文化教培园,带动全镇农业、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同时,兴隆镇将以金龙村为典范,积极响应上级关于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的有关要求,依托显著的区位优势和红色资源优势,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并进,全力构建“富裕、宜居、和谐、廉洁”的美丽兴隆。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