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丹棱:村民打脸不还手 官厅场风俗有点怪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1-11-26

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敬宗 文/图
  “啪!”走着走着,被人打了一巴掌。村民不但不还手,说不定还要扭过头对着别人笑,最多说一句:“你娃儿轻点嘛!”
  上述场景,经常发生在丹棱县顺龙乡一个叫官厅场的集市上。当地以村庄为据点赶场的历史,由来已久。集市虽小,却买卖活跃,市场繁荣。


image.png

打“福气”。

  官厅场地处官厅村的官厅埂,在眉山、成都、雅安三市交界的地方,距顺龙场镇20里、丹棱县城40里、蒲江县城40里。据1923年《丹棱县志》载,双寿场,西北40里,经瓦厂坝、打儿凼、高石梯,逢二、五、八赶场。时至今日,当地仍是逢二、五、八赶场,只是以前按农历,现在按公历了。据说在民末清初年间,丹棱与蒲江两县县官为断案,利用这里赶集热闹的人气,在此设立厅堂审理民间纠纷,类似于今天的移动法庭。县官在此设立厅堂审案之后,当地人就称这个地方为官厅埂,双寿场的名字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

image.png

村民排队理发。

  这里有条街,半边是成都市蒲江县的,半边是眉山市丹棱县的。上世纪60年代初期,顺龙乡供销社在官厅埂设有营业点,副食店有一位慈祥的老人叫刘松廷,特别喜欢娃娃。当地村民带着小娃娃走到他的铺面前,他总要伸手在娃娃脸上轻轻一拍。只要娃娃没有哭,他就会说:“这个娃儿有福气。”然后,伸手用竹筷从玻璃瓶中夹出一块饼干,送给小娃。人们把这种拍打娃娃脸面的形式称为“打福气”。后来,当地人经常自觉不自觉地,在大人之间也形成了“打福气”的风俗。裁缝王明清是官厅埂集市的常客,不知被打了多少回。他说,八十年代“打福气”在当地最为盛行,即便是现在,熟人之间偶尔还要“回味体验”一番。

茶馆里,老人打牌娱乐。

image.png

集市上的老裁缝。

逢场日,官厅场买卖活跃。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