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继恒 魏文 记者 李全民)剑阁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作为学党史为民办实事和干部纪律作风整顿的重点内容,谋深抓实,积极探索“五个一”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剑阁路径,促进全县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预计至今年底,全县将建成整村推进示范村52个,新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11466户,全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8.72%。
“一个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各方聚合力。建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委督查办、派驻纪检组、县委农办、农业农村、财政、发改、环保、自然资源和审计等县级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推进过程中的困难问题。特别是今年县委杨祖斌书记率先垂范,亲自挂联普安镇柳垭社区的改厕工作,多次现场督导指导,进一步增强乡镇和县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将农村“厕所革命”工作职责抓在手上、放在心上、亲自研究、亲自抓落实的行动自觉。
“一套管理办法”规范项目促高效。在严格遵循农村“厕所革命”工作上位政策的前提下,结合剑阁实际出台了《剑阁县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项目重点、资金来源、乡镇和部门的具体职责,并对项目规划和审批、项目实施、竣工验收、资金管理、后续管护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确保整个项目的规范实施,提高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规范奖补标准,对新建有效容积不小于2立方米的砖砌三格化粪池按2000元/口补助、新建室内有效使用面积不小于2平方米且功能齐备的厕房按1700元/座补助、闲置沼气池改厕按500元/口补助、原有厕房功能配套按不超过600元/座补助(补助具体补到小项,超过600元的按600元执行,没超过600元的按照实际近额补助),老式粪坑治理按800元/口补助。2021年全县规划30个村整村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建设,按照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标准新(改)建农村户厕5723户,共投入财政资金1136万元,其中中省补助资金487万元,县本级投入649万元,确保农村“厕所革命”项目建设规范高效推进。
“一个标准规范”因地制宜重实效。为确保农村改厕经济、实用、美观,在《农村三格式户厕建设技术规范》(GB/T38836-2020)的标准上,结合我县实际,室内按照人畜分离水冲式厕所,室外采用砖砌三格式化粪池、接入闲置沼气池和接入集镇污水管网治污的无害化卫生厕所标准规划建设。在充分尊重农户意愿的前提下,结合农户居住聚集和房屋周边空闲地情况,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室外治污设施,居住分散的,一户一小三格砖砌化粪池,居住相对集中的,多户联建大三格砖砌化粪池,一次投资建设,多年使用,且后期运行维护成本低。如今年省级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的普安镇柳垭社区规划建设4个大三格化粪池,解决了柳垭130余户聚焦点室外治污问题。
“一个指导监管小组”全程对标提质量。“小厕所,大民生”,质量、实效是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的生命线。通过建立指导监管小组,全程对标指导监管,确保规划合理、质量标准、技术达标、建成有实效。一是项目开展初期,指导小组实地到项目村指导规划,项目动工前,及时召开全县现场培训会,编制印发改厕技术手册,让乡镇、村都有改厕政策、技术明白人;二是建立县、乡镇、村分管领导、业务人员和施工工匠参与的年度改厕工作微信群,通过施工现场上传的改厕图片,实时点对点指导纠错,全年群内指导、纠错14000余次;并在群内完成30个村的“首厕过关制”审核工作;三是指导乡镇村工作专班常态化巡回督导指导,今年来县指导督导组现场督导农村“厕所革命”工作6次,发出问题现场整改通知书35份。
“一套管护机制”建章立制抓长效。出台《剑阁县农村厕所长效管护机制》,建立起了政府引导支持、群众参与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长效管护机制,做到有制度管护、有资金维护、有人员看护。统筹整合农村公益性岗位设置,将农村保洁员纳入农村公益性岗位管理,全县村、组实现农村公益性岗位保洁员全覆盖,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合社和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有偿承接农村管护服务,首批管护所需设施设备纳入农村“厕所革命”项目支持;采取县财政每年每村(以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项目村)预算一点、农户负担一点、村集体经济补助一点、使用粪污的产业业主付费一点的方式筹集管护资金,并将农户履行个护厕所管护职责纳入了村规民约予以规范约束。县纪委派驻县政协纪检组会同县农业农村局不定时抽查,了解群众满意度,强化后续管护提升。目前,全县新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良性运行率达9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