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高县:流转土地再打工 家门口挣钱腰包鼓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1-11-10

四川农村日报讯 陈小芳 特约通讯员 罗沾

11月3日,在高县嘉乐镇两河村蔬菜基地,该村村民曹旭吴等人正在进行田间管理。
  “今年,不算租地的租金,光工钱我至少要挣2万元。”曹旭吴说,去年,他的2.5亩土地以每亩700元一年的价格流转给本村村民曹衍权种菜,自己又在蔬菜基地打工。“土地租金1750元,家门口干活,一天工资80元,还管中午饭,可以说是旱涝保收,划算得很。”曹旭吴扳起指头算起了细账,对流转土地再打工很知足。
  在两河村,像曹旭吴一样流转土地再在家门口打工挣钱的村民还有250多户。

image.png

村民正在蔬菜基地劳作

  2020年,两河村村民曹衍权见本村“冬闲地”颇多、蔬菜行情不错,便和朋友共同投资,在该村以每年每亩700 元的价格流转了土地300亩,建起生态蔬菜种植基地。凡流转了土地的村民,到基地务工一律优先。2020年,两河村村民仅在蔬菜基地务工劳务收入达70多万元。
  良好的种植效益让曹衍权决定甩开膀子大干一番。今年秋收后,曹衍权又以每亩300元的价格,季节性流转了该村500亩土地。
  蔬菜种植不仅绿了两河村的田地山坡,也鼓起了该村村民的腰包。据镇、村干部介绍,在该村蔬菜基地,平常每天至少有40人务工。抢种抢收时一天100人以上。除本村村民外,邻村群众甚至毗邻乡镇群众也前来基地务工。“截至目前,两河村民今年在蔬菜基地务工的劳务收入已突破70万元,预计全年劳务收入将超过100万元。”
  “人勤地不懒,只要土地不歇空,大家都有‘望头’。”曹衍权表示,他打算以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乡亲们发展蔬菜产业,一起抱团闯市场,让家门口的蔬菜基地,成为两河村村民稳定增收的“绿色银行”。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